[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840.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鲁豪;万强;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吴文婧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漏电 检测 定位 方法 | ||
1.一种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电池管理控制器、漏电传感器、动力电池总成、多个负载支路,每个所述负载支路均并联在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所述漏电传感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的低压上电成功信号时,向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所述漏电传感器进行漏电检测;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负载端漏电信号,以使所述整车控制单元结束高压上电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的高压上电指令时,向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停止漏电检测指令,并进行高压上电控制,以及在高压上电成功后,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反馈高压上电成功信号;
其中,所述高压上电指令,由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在发送所述低压上电成功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负载端漏电信号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高压上电成功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向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所述漏电传感器进行漏电检测;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高压系统漏电信号,以使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向各负载支路中的负载发送高压系统漏电信号,并结束高压上电流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的漏电报警信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执行退电流程。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负载支路包括电机控制器支路、DC-DC变换器支路,所述电机控制器支路包括电机控制器、主接触器、第一预充电路,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接触器串联,所述第一预充电路与所述主接触器并联,所述DC-DC变换器支路包括DC-DC变换器、DC接触器、第二预充电路,所述DC-DC变换器与所述DC接触器串联,所述第二预充电路与所述DC接触器并联,其中,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进行高压上电控制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预充电路、所述第二预充电路闭合,并延迟第三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主接触器、所述DC接触器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一预充电路、所述第二预充电路断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充电路和所述第二预充电路共用预充电阻,所述第一预充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预充电阻串联的主预充接触器,所述第二预充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预充电阻串联的DC预充接触器,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预充电路、所述第二预充电路闭合,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主预充接触器、所述DC预充接触器闭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N个并联电池包,每个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均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正极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均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进行高压上电控制还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控制所述主预充接触器、所述DC预充接触器闭合之前,还控制所有的第一开关和所有的第二开关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8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