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8208.2 | 申请日: | 202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余地华;邓昌福;赖国梁;李松;陈国;廖聪;刘锐;张海龙;杨华荣;许贵传;边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1 | 分类号: | G01N23/041;G01N23/083;G01N2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别望望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灌浆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胶凝材料75%~90%、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10%~25%。其中,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具有以下组分:铅粉、碳化硅和LDHs按比例制作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所述铅粉用于吸收X射线;所述碳化硅和所述LDHs用于反射以及吸收X射线。本发明的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基于铅粉、碳化硅和LDHs的协同作用协同增强灌浆料在应用时与灌浆缺陷处的X射线衬度,达到可实现高效、直接、实时和定量检测灌浆质量与灌浆饱满度的效果,解决了在X射线检测方法下,由于现有灌浆料的相对衬度不足,造成的难以判断缺陷位置和尺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浆料,具体涉及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还涉 及所述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灌浆套筒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其中 灌浆料在套筒中的灌浆饱满度、灌浆密实度直接影响灌浆套筒连接的 质量,进而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安全性有重大影响。
现有的对灌浆成型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1、预埋传感器法,该方法在灌浆料中预埋传感器,获得波形与 数据。其优点为检测结果易于判断;缺点为(1)需要埋置一定数量 的传感器,不能重复使用,检测费用高;(2)只能定性检测,无法 对灌浆料的饱满程度进行定量分析;(3)伸出墙体部分的传感器需 后期割除,以保证墙体的平整性,费时费力。
2、预埋钢丝拔丝法,该方法具有方法简单与价格低廉的优势; 缺点为(1)需要先预埋;(2)易受施工现场扰动或破坏。
3、内窥镜法,该方法具有结果以图像显示与直观的优势;缺点 为:(1)需要进行钻孔,为破坏性检测;(2)不能保证钻孔位置恰 好为灌浆缺陷处。
4、冲击回波或超声波法,该方法为无损检测方法;缺点为:(1) 复杂结构的噪声和波形畸变会导致数据难以判读;(2)只能定性检 测,无法对灌浆料的饱满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近期有研究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对灌浆套筒成型质量无损检测, 可以利用灌浆料对X射线吸收程度与缺陷处吸收程度的不同产生的 衬度,对灌浆饱满度与密实度进行评价。其优点是直观,可直接判断 灌浆情况;不足之处在于灌浆料与灌浆缺陷的相对衬度不足,大多数 情况难以判断缺陷位置,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大量经验来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 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 料,所述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胶凝材料75%~90%、 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10%~25%;
其中,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具有以下组分:铅粉、碳化硅 和LDHs按比例制作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
上述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基于铅粉、碳化硅和LDHs(水滑石) 的协同作用,碳化硅与LDHs的多次反射作用,并结合铅粉、碳化硅 及LDHs对X射线的吸收作用,从而协同增强灌浆料在应用时与灌 浆缺陷处的X射线衬度,达到可实现高效、直接、实时和定量检测 灌浆质量与灌浆饱满度的效果,解决了在X射线检测方法下,由于 现有灌浆料的相对衬度不足,造成的难以判断缺陷位置和尺寸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胶凝材料和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的质量份配 比之和为100%。
进一步,所述X射线衬度增强材料的重量份组成如下:铅粉5~11 份、碳化硅3~8份、LDHs2~6份。
进一步,所述碳化硅和所述LDHs均呈颗粒状。
进一步,所述铅粉用于吸收X射线;所述碳化硅和所述LDHs 用于反射以及吸收X射线。
一种高X射线衬度灌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