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4122.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2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军;刘弘暄;李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机械 人机交互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通过柔性机械臂的连杆位置、刚度矩阵、滑模向量、动力学回归矩阵、物理参数、正定对角矩阵、对连杆施加的作用力和已知的权重函数,计算出伺服电机的期望转角;
步骤2:通过伺服电机的当前转角、期望转角、伺服电机的期望估计速度、连杆位置、刚度矩阵、正定矩阵、伺服电机的滑模向量、惯性矩阵、动力学回归矩阵和物理参数,计算出伺服电机的输出转矩;
步骤3:伺服电机输出转矩,使得机械臂到达新的位置,返回步骤1继续执行,对机械臂进行人机交互的自适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机械臂包括伺服电机、滚珠螺杆、弹簧、线性位置传感器、传动带和连杆;
所述滚珠螺杆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连杆由传动带带动;
所述传动带通过弹簧连接到滚珠螺杆的螺母上,传送带在弹簧上的连接点并联线性位置传感器的滑块,对连杆施加作用力,迫使连杆带动传动带运动,由弹簧的缓冲作用与伺服电机的转矩调整,实现柔性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转角和转矩,带动滚珠螺杆旋转,并由滚珠螺杆的螺母转换为线性运动;
所述线性位置传感器,通过测量滑块的位置,进而获得对外输出实际机器人轨迹、转矩和人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期望转角θd的表达式为:
其中,q为柔性机械臂的连杆位置;K为刚度矩阵;sq为滑模向量;为动力学回归矩阵;为物理参数;Kq为正定对角矩阵;fe为对连杆施加的作用力;w(·)为已知的权重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转矩τ的表达式为:
其中,θ为伺服电机的当前转角;θd为伺服电机的期望转角;为伺服电机的期望估计速度;q为连杆位置;K为刚度矩阵;Kθ为正定矩阵;为伺服电机的滑模向量;B为惯性矩阵;为动力学回归矩阵;为物理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臂实际位置与期望位置的偏离Δx为:
Δx=x-xd
机械臂的滑模向量为:
物理参数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x为实际位置;xd为期望位置;J(q)是从关节位置空间到笛卡尔空间的雅可比矩阵,J+(q)是J(q)的伪逆;Lq为已知的正定矩阵;为已知的回归矩阵;ep为预测误差;αq为正数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转角的观测值对其期望值偏离为:
参考向量为:
伺服电机的滑模向量为:
物理参数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为观测器估计值,是对的积分,是对的微分;αθ为正数常数;Lθ为正定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1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