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3483.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1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苗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B11/12;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油抗 老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片,利用液压成型机和模具压制制作天然橡胶(11)、氯丁橡胶(12)和氟橡胶(13)的垫片,加工后冷却放置等待处理;
S200:叠放,将冷却后的三组材料垫片按天然橡胶(11)、氯丁橡胶(12)和氟橡胶(13)的顺序叠放在一起,利用氯丁橡胶胶黏剂相黏贴,形成保护套(1)的初始材料;
S300:成卷,将三组材料经过热辊进行输送,使三组材料形成一个整体,将其分割成条型状后利用热封形成卷状;
S400:一次套装,在成卷后的材料外侧套装耐油热缩管(14),通过加温使得耐油热缩管(14)与材料外侧紧密贴合,形成套管;
S500:二次套装,将一次套装完毕后的套管套装在线束外侧,两者之间通过氯丁橡胶胶黏剂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步骤中,输送的步骤如下:
S301:将三组材料垫片叠放对齐黏贴,在垫片利用运输机架(5)运输的同时,通过覆膜机构(6)在天然橡胶外侧覆盖耐高温膜;
S302:耐高温膜(2)两边设置热封膜(21),热封膜(21)覆盖在叠放对齐的垫片两侧;
S303:利用覆膜机构(6)使得热封膜(21)和叠放对齐的垫片形成一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套(1)包括天然橡胶(11)、氯丁橡胶(12)、氟橡胶(13)和耐油热缩管(14),耐油热缩管(14)覆盖设置在氟橡胶(13)外侧,氟橡胶(13)覆盖设置在氯丁橡胶(12)外侧,氯丁橡胶(12)覆盖设置在天然橡胶(11)外侧,天然橡胶(11)覆盖设置在耐高温膜(2)外侧,耐高温膜(2)覆盖设置在线束本体(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覆膜机构(6)内部设置有运输机架(5),运输机架(5)下端设置有升降柱(7)和基台(4),运输机架(5)通过升降柱(7)与基台(4)相连接,覆膜机构(6)一侧还设置有加热箱(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机架(5)包括升降架(51),且升降架(51)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升降架(5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上端设置有运输带(52),连接板(53)下端与升降柱(7)相连接,两组所述的升降架(51)之间设置有第一运输辊(54)和第二运输辊(55),且第一运输辊(54)的离地距离小于第二运输辊(55)的离地距离,第一运输辊(54)和第二运输辊(55)设置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覆膜机构(6)包括设置在基台(4)上端的第一固定架(61)和第二固定架(63),第一固定架(61)内部底端设置有放卷辊(62),第二固定架(63)和第一固定架(61)之间设置有连接条(64),且连接条(64)设置有两组,连接条(64)贯穿开设有嵌合槽(641),且嵌合槽(641)内部嵌合设置有移动组件(642),移动组件(642)通过气动进行移动,连接条(64)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收缩加热条(643),且收缩加热条(643)朝向移动组件(642)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油抗老化的线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642)包括嵌合在嵌合槽(641)内部的移动条(6421)和设置在移动条(6421)一侧的升降夹持板(6422),且移动条(6421)设置两组,另一组所述的移动条(6421)处于一组所述的移动条(6421)正上方位置,放卷辊(62)外侧套装设置有耐高温膜(2),且耐高温膜(2)的两侧设置有热封膜(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34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