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菌作用的高效止血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2909.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婷利;郑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8;A61L24/02;A61L2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菌 作用 高效 止血 膜结构 伪装 生物 活性 玻璃 纳米 复合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高效止血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包含氨基化的大孔生物活性玻璃、牛血清白蛋白和壳聚糖。将氨基化大孔生物活性玻璃、去离子水、牛血清白蛋白和壳聚糖的原料,按照层层自组装的顺序,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得到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制备工艺简单,无次级产物生成。通过具有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牛血清白蛋白和聚集红细胞、抗菌作用的壳聚糖包裹,该类膜结构伪装的多孔纳米颗粒可以同时激活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快速的在创面形成止血栓、封堵伤口、降低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提高生物活性玻璃的凝血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外还赋予其抗菌的性能,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学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高效止血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状止血颗粒在大面积开放性创面、内脏器官损伤和机体贯通伤等不可压缩性伤口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出血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战争中发生的严重事故。据统计,约30%的死亡率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时失血过多引起的。由不可控制地出血导致超过85%的死亡率。人体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并发症或死亡,有效地止血是预防创伤死亡的重要手段。
因此,一种适用于四肢、躯干、内脏器官等不规则伤口的高效无副作用的止血材料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多孔止血颗粒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液率优异等因素,成为止血材料的研究重点。多孔材料具有类分子筛式多孔结构,其利用血小板的接触激活原理通过吸水浓缩凝血因子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纳米级多孔颗粒为基础的止血剂在贯通伤和不规则出血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由于它们的体积小,便于进入出血通道和接触隐藏的出血部位。
简单的止血材料因其止血途径单一,不能较好的发挥止血效果。通过复合以发挥不同材料间的协同止血作用,是止血材料的发展趋势。已有公开的止血粉末制备方法通过单一途径进行止血,止血效率较差。中国专利201510868844.2公布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淀粉复合止血敷料,通过复合止血辅料的强吸液性进行止血,止血途径简单。中国专利201810146389.9公布了一种具有高效凝血功能的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通过与多糖复合提高其止血性能,但不具有抗菌性且止血效果一般。中国专利201922184318.0公布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玻璃基的创面复合敷料,通过在生物活性玻璃层附着酶类消毒剂使复合敷料具有抗菌功能,但不具有创面止血效果且适用创面类型受限。已知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含有与沸石等止血材料相似地硅酸盐成分,超高的比表面积可快速吸收血液,并且含有的Ca2+(凝血因子Ⅳ,FⅣ)参与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被广泛的应用于止血材料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表面带有负电荷,可促进血小板因子生成,加快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壳聚糖,表面带有正电荷,具有广谱的抗菌功能,可聚集红细胞加速止血栓的形成。普通的大孔生物活性玻璃止血效果一般且止血机制单一,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和壳聚糖包裹后制备的类膜结构伪装纳米颗粒可协同多种凝血机制实现快速止血的同时抑制创面的细菌生长达到抗菌抗炎的效果。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协同多种凝血机制同时具有抗菌作用的,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可高效快速凝血、较少出血量的纳米级复合止血颗粒。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高效止血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协同多种凝血机制同时具有抗菌作用的,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可高效快速凝血、降低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的具有类膜结构伪装的纳米复合止血颗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水冷中心锥
- 下一篇:一种具有稳定移动功能的轨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