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组装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1853.1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0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冉斯元;柳教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斯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0;B67B1/00;B67B3/20;B67C3/24;B67C7/00;B67C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彭周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组装 灌装 | ||
全自动组装灌装机,上盖组装机构、翻转机构、胶塞安装机构、传输机构、输送装置、瓶体组装机构、第一抓取装置、第二抓取装置、第三抓取装置和放置台;上盖组装机构与胶塞安装机构相邻设置,翻转机构位于上盖组装机构与胶塞安装机构之间,翻转机构用于将上盖组装机构上的上盖翻转到胶塞安装机构上;传输机构位于胶塞安装机构和瓶体组装机构之间;输送装置的进料口靠近胶塞安装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由于全程采用自动化流水线,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化瓶罐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组装灌装机。
背景技术
氧气湿化瓶是目前医院里输氧装置中最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它可以给患者提供呼吸用的氧气,防止干燥的气体对患者的粘膜产生刺激,并且可以通过瓶内产生的气泡让医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患者吸氧时的动态和氧气流量的调节。但是由于经常需要更换液体,更换完后还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等,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因此现在的医院都提倡使用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但是由于其瓶体与上盖的密封效果不佳,还会造成细菌感染,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另外使用过程中,供气时气泡产生的噪音大,影响患者休息,现在虽然已经有些产品采取很多种措施来降低气泡噪音,但是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而且其降噪效果并不明显,在组装生产时需要由操作人员手动对胶塞进行加盖拧紧,一方面无法控制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全自动组装灌装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全自动组装灌装机,其特征在于:
上盖组装机构、翻转机构、胶塞安装机构、传输机构、瓶体组装机构、第一抓取装置、第二抓取装置、第三抓取装置和放置台;
所述上盖组装机构与所述胶塞安装机构相邻设置,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上盖组装机构与所述胶塞安装机构之间,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盖组装机构上的上盖翻转到所述胶塞安装机构上;
传输机构位于所述胶塞安装机构和所述瓶体组装机构之间;
所述传输机构的进料口靠近所述胶塞安装机构,所述第一抓取装置将所述胶塞安装机构上的上盖抓取到所述传输机构的进料口中;
在所述瓶体组装机构与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放置台,所述第二抓取装置将位于所述传输机构出料口的上盖抓取到放置台上;
第三抓取装置将所述放置台上的上盖抓取到所述瓶体组装机构上。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
所述上盖组装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上盖上料机构、内盖上料机构、胶管上料机构、胶嘴上料机构、压紧机构、所述胶嘴上料机构;
所述上盖上料机构、所述内盖上料机构、压紧机构、胶管上料机构、胶嘴上料机构依次绕所述第一转动盘分布,在第一转动盘的转动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放置孔。
进一步地: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翻转气缸、第一支撑臂和夹持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固定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支撑臂安装在所述翻转气缸的转动部上,所述夹持气缸的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
所述胶塞安装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台、上胶塞上料机构、下胶塞上料机构、压合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压合机构、所述上胶塞上料机构、所述下胶塞上料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依次绕所述第二转动台圆周方向分布,在所述第二转动台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转动基台。
进一步地:
所述瓶体组装机构包括第三转动盘、瓶体输送装置、消毒液罐装机构、第一拧紧装置、第二拧紧装置、上盖抓取装置和下料抓取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斯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斯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1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废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因子化的动态认证流程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