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6688.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颜斌;李锑;熊铁锤;郭云鹏;梁伟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林川靖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件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过孔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板件数模数据中内闭合边缘线上提取多个数据点,依据多个数据点的坐标获得标准形状开孔;依据标准件识别号确定标准件类型,并根据标准件类型确定标准件轴线;根据标准件中心及标准件轴线,在标准件轴线方向上搜索标准形状开孔中距离标准件中心预设范围内的开孔系列;根据开孔系列中的开孔确定所属板件;根据所属板件的装配关系确定开孔与安装孔在径向上的预设间距值;根据实际间距值和预设间距值对板件的标准件过孔进行检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检测紧固件的过孔,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使得车辆在生成过程中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组装,而组装组件的过程中肯定离不开焊接紧固件,例如,螺母与螺栓,合适规格的螺母与螺栓相互配合,使得整体车辆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螺母与螺栓的过孔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而目前常用的过孔检测方式是基于人工,具体为查找标准件的安装孔、查找出所有避让孔,通过根据避让孔所在总成进行避让空间的确认,在确认符合要求时,即该过孔检测合格,但是,由于过孔检测是重复性工作,可能会出现待检测的焊接紧固件的数量出现剧增的情况,仅通过人工完成全部的检测,会导致检测过孔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检测过孔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所述板件的标准件过孔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板件数模数据中内闭合边缘线;
在所述内闭合边缘线上提取多个数据点,依据所述多个数据点的坐标获得所述闭合线段对应的标准形状开孔;
获取标准件数据,所述标准件数据包括所述标准件零件识别号和所述标准件中心,依据所述标准件识别号确定标准件类型,并根据所述标准件类型确定标准件轴线;
根据标准件中心及标准件轴线,在所述标准件轴线方向上搜索所述标准形状开孔中距离所述标准件中心预设范围内的开孔系列,并将所述开孔系列中尺寸最小的开孔作为安装孔,其余开孔作为过孔;
根据所述开孔系列中的开孔确定所述开孔的所属板件;
根据所述所属板件的装配关系确定所述开孔与安装孔在径向上的预设间距值;
获取每个所述过孔与所述安装孔在径向方向上的实际间距值;
根据所述实际间距值和预设间距值对板件的标准件过孔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板件数模数据中内闭合边缘线,包括:
提取所述板件数模数据中的所有边缘线;
将所有首尾相连的边缘线作为同一个开孔的边缘,并测量所有开孔的边缘线总长度,将最长的边缘作为板件外边缘排除,将所述所有边缘线中其余的边缘线作为所述内闭合边缘线。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内闭合边缘线上提取多个数据点,依据所述多个数据点坐标获得所述闭合线段对应的标准形状开孔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数据点坐标判断所述内闭合边缘线对应的开孔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形状开孔;
若符合,则根据多个数据点的坐标拟合所述内闭合边缘线对应的标准形状开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数据点坐标判断所述内闭合边缘线对应的开孔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形状开孔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6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