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中多余物质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51856.7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柱;陈雨;唐斌运;徐鸿鹏;孙乐;高强;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85;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介质 供应 系统 多余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中多余物质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对低温介质中的多余物质无法实现实时的、低温、大口径管道可视化观察,及无法对多余物质存在形态及成分含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可视化检测系统、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及压差测量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与低温绝热管道相通的双层真空低温绝热管道、摄像机及波纹管;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包括与低温绝热管道相通的引流导管、引流导管上的第三阀门、和加热器及含量分析化验系统;压差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在低温绝热管道上的过滤器及过滤器两端的压差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可视化检测方法、在线取样化验检测方法及压差测量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介质中多余物质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介质供应系 统中多余物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温介质供应过程中,由于增压、传质传热等因素,介质中会存在不同 成分的多余物质,通常这些多余物质在低温条件下以絮状物或固态颗粒状态存 在,并且多余物质在流动介质中会对流场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系统过滤器 等设备堵塞,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而当系统运行结束后,以絮状物 或固态存在的多余物质会随温度回升融化,无法有效进行试后检查。为满足低 温介质供应系统中多余物质的有效检测,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对管道中介质流动 状态进行检测,提供判别多余物质存在的有效依据。
目前对低温介质中低温多余物质的检测没有专用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低 温(-183℃)、大口径(DN200mm)管道可视化观察需求,并且无法实现低温介 质中瞬态多余物质的实时观测,只能通过系统故障表征来分析是否存在多余物 质,在故障产生后无法对系统进行分解检查多余物质存在形态及成分含量,因 此无法真实有效说明多余物质存在的形态及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对低温介质中的多余物质无法实现低温、大口 径管道可视化观察需求,无法实现低温介质中瞬态多余物质的实时观测及多余 物质存在形态及成分含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中 多余物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中多余物质检测系统,所述低温介质供应系统由低 温绝热管道铺设,所述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上设置有低温介质入口端和低温介质 出口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可视化检测系统、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及压差测 量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与所述低温绝热管道相通的双层真空低温绝热管 道、摄像机及波纹管,所述双层真空低温绝热管道包括内层低温绝热管道和外 层低温绝热管道,所述内层低温绝热管道与低温绝热管道相通,所述内层低温 绝热管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管道,所述波纹管设置在观察管道的两端;
所述外层低温绝热管道套设在观察管道和波纹管外侧;外层低温绝热管道 设置有密封的第一观察窗口和第二观察窗口,第一观察窗口设置有摄像机,第 二观察窗口设置有光源;
所述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包括与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低温绝热管道相通的引流 导管、设置在引流导管上的第三阀门、设置在引流导管出口端的加热器及含量 分析化验系统;
所述压差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在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低温绝热管道上的过滤器 及设置在过滤器两端的压差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检测系统、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及压差测量系统沿低 温介质供应系统中的低温绝热管道依次设置。
在低温介质供应系统中依次设置可视化检测系统、在线取样化验系统及压 差测量系统沿低温介质供应系统,通过可视化观察、在线取样测量及过滤器压 差测量,可以对低温介质中的多余物质进行多耦合判读,结果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管道为石英玻璃管道,石英玻璃管道两端连接波纹管, 在石英玻璃管道的侧面与第一观察窗口和第二观察窗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石 英玻璃板,所述石英玻璃板通过法兰固定在石英玻璃管道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