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感仿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5693.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志宏;林泱辰;于宗玉;庄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31/02 | 分类号: | A63G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器 | ||
1.一种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活动平台,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一承载平台,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供乘坐之载体;
一支撑组件,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动平台以及所述承载平台,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含:
一致动器,其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动平台且另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
一支撑杆,其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动平台且另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以及
所述致动器和所述支撑杆中的其中一者,使得所述致动器、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致动器和所述支撑杆中的其中一者共同支撑所述承载平台;以及
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以及驱动所述致动器致使所述承载平台相对于所述活动平台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含一基本部以及一延伸部,所述基本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活动平台,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且所述延伸部相对于其一端的另一端套入所述基本部相对于其一端的另一端而可伸缩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借由一第一关节与所述承载平台枢接,使得所述致动器的延伸部伸长或缩短的时候,所述承载平台以所述第一关节为基准进行枢转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含一个所述致动器以及两个所述支撑杆,且所述致动器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并借由所述第一关节与所述承载平台枢接,使得当所述致动器的延伸部伸长或缩短的时候,所述承载平台以所述第一关节为基准进行枢转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杆彼此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后端,所述致动器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前端,当所述承载平台进行俯仰运动时,所述致动器之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基本部而伸长或靠近所述基本部而缩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借由一第一关节与所述承载平台枢接,使得当所述致动器的延伸部伸长或缩短的时候,所述承载平台以所述第一关节为基准进行枢转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含两个所述致动器以及一个所述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两个致动器之间,当所述承载平台进行翻滚运动时,所述两个致动器的其中一者之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基本部而伸长且所述两个致动器的另外一者之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基本部而缩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致动器彼此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后端,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前端,当所述承载平台进行俯仰运动时,所述两个致动器之延伸部同时远离基本部而伸长或同时靠近所述基本部而缩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绕一第一水平轴与所述第一关节枢接,且所述第一关节还绕一第二水平轴与所述承载平台枢接,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轴本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轴,当所述承载平台进行俯仰运动时绕所述第一水平轴运动,当所述承载平台进行翻滚运动时绕所述第二水平轴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借由一第二关节与所述承载平台枢接,所述第二关节具有三个自由度,所述三个自由度各自绕着彼此本质上垂直之轴线转动。
11.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体感仿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马达安装座,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上;以及
一马达组件,悬吊于所述马达安装座,其中所述马达组件包含悬吊于所述马达安装座的一驱动马达以及固定连接至所述基座的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受所述驱动马达所驱动而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活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6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智能物体输送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