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仿真数码模具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0331.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波;郭大芝;李飞;曹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海意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3C8/14;C03C8/04;C04B41/89;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昊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数码 模具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仿真数码模具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陶瓷技术领域,在施加颜色墨水前,瓷砖坯体上依次设置底釉层、模具墨水层、面釉层和发色釉层,通过控制底釉层、模具墨水层、面釉层的釉料主成分保持一致,使得陶瓷砖烧成后凹陷处与周边平面或凸起处釉料成分一致,从而对凹陷处与周边平面或凸起处颜色墨水的发色及上层保护釉层的光泽产生相同的影响,确保凹陷处与周边平面或凸起处的图案发色、光泽度均匀一致,图案色彩、光泽过渡自然,显著提升数码模具陶瓷砖的表面质感,获得了更加接近真实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材质表面效果的陶瓷砖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仿真数码模具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两年来,随着大板、岩板产品的流行,以及陶瓷产品在墙面、桌面、柜台面应用比例的增加,消费者对建筑陶瓷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诉求,更加注重瓷砖的表面质感、触感,更加强调其细节纹理。特别地,对于仿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表面具有凹凸纹理效果的陶瓷砖产品,要求其不仅在图案上更逼真,在细节纹理上也要达到真实的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的观感和触感,呈现高度仿真的效果。
自然界的石材、木材以及布料、皮革等产品,表面均有立体的3D凹凸线条纹理,且凹陷处和周边平面或凸起处的图案色彩、光泽过渡自然。目前,为了在瓷砖表面实现立体的3D凹凸纹理效果,通常采用以下制备工艺:
1.采用压坯模具在瓷砖坯体表面压制出凹凸纹理效果。该方法属于传统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每制备一种凹凸纹理均需制备一种实物模具,灵活性欠佳;(2)模具会对砖坯产生压力,对于近两年流行的陶瓷大板、岩板产品难以采用该方法实现表面凹凸纹理;(3)模具无法压制出非常细腻的纹理,容易导致细节缺失;(4)砖坯表面的凹凸纹理会随模具的物理磨损而变化,难以保证批次稳定性。
2.在砖坯表面布施粘结剂黏附熔块干粒实现凹凸纹理效果。如公告号为CN10627838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造表面具有凹凸纹理陶瓷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砖坯特定位置布施粘结剂并黏附熔块颗粒,并将砖坯表面未被粘结的熔块颗粒吹走,烧成后获得表面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为保证干粒颗粒正常流动,干粒颗粒尺寸一般较大,因而无法获得非常窄的凸起线条,(2)烧成后,凸起处的釉料成分和平面处的釉料成分有较大差别,导致颜色墨水发色、釉面光泽度在凸起处和周边平面处出现较大变化,图案纹理的色彩、光泽过渡生硬,质感下降,无法实现逼真的仿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表面效果。
3.采用下陷/精雕墨水在瓷砖表面腐蚀出凹凸纹理效果。例如公告号为CN10527237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仿大理石纹理的釉面砖的方法,该方法所述纹理借助下陷墨水高温下熔融挥发腐蚀而成;例如发明专利CN108129026B公开了一种产生亮光凹陷线条效果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述凹陷效果借由精雕墨水高温下熔融挥发腐蚀而成。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该方法形成的凹陷线条纹理完全是由低温物质在高温下熔融挥发腐蚀而成的,因而所形成的纹理边角容易塌陷,不够立体尖锐;(2)因下陷/精雕墨水中所采用的腐蚀剂多为钒类化合物,当腐蚀剂含量较多时,烧成后线条处常有黄色残留,影响图案纹理发色;(3)因凹陷线条处的釉料成分与周边有较大差异,烧成后线条处的发色、光泽度与周边难以保持一致,图案纹理的色彩、光泽过渡生硬,质感下降,无法实现逼真的仿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表面效果。
4.利用模具墨水在瓷砖表面堆积形成凹凸纹理效果。如公开号为CN1123749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凹凸纹理瓷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制的模具墨水在瓷砖表面堆积出凸纹,与周边平坯处形成凹凸效果。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受限于现有技术水平,模具墨水中固体颗粒物难以堆积出较厚的凸起;(2)因油水排斥效应,凸起的油性模具墨水上难以堆积常用的水性保护釉浆,使用条件受限;(3)凸起处与周边成分难以保持一致,导致凸起处与周边图案色彩、光泽产生差异,无法实现逼真的仿石材、木材、布料、皮革等表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海意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科海意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0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