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制震动阻尼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2507.2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智;温永昕;王鹏;蔡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周洁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制 震动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制震动阻尼器,包括底筒,底筒内部设有安装区域,安装区域中设置有内活塞筒组件,内活塞筒组件上部设置有震动缓冲部,震动缓冲部上套设有顶套,顶套上部设置有外活塞筒组件,内活塞筒组件、震动缓冲部位于安装区域中,震动缓冲部包括压缩筒,压缩筒底部活动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压缩筒内部,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底筒且延伸至底筒外部,压缩筒上部设置有分压组件,压缩筒外部套设有限位安装件,限位安装件上部设置有可压缩的抵接件。该钢制震动阻尼器,通过底筒、内活塞筒组件、震动缓冲部、顶套和外活塞筒组件的设置,达到了缓冲、减震和抗压的效果,保证了动阻尼器的抗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制震动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人们开始逐步把阻尼器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能够使仪表可动部分迅速停止在稳定偏转位置上的装置。地震仪器中,阻尼器用于吸收振动系统固有振动能量,其阻尼力一般与振动系统运动的速度成比例。主要有液体阻尼器、气体阻尼器和电磁阻尼器三类。阻尼器对于补偿拾振器摆系统中很小的摩擦和空气阻力,改善频率响应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减振器主要由被动控制模式、主动控制模式和半主动控制模式组成。基于被动控制模式的减振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被广泛的应用,但其阻尼以及固有频率不可调,只有当振动物体的振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其激振频率与此被动模式减振器相同或者接近时,才能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当其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差较大时,则减振效果很差甚至会是振动恶化。现如今的钢制震动阻尼器其抗震性能不佳,易出现抖动的问题,无法满足高精度的使用要求,且缓冲减震效果有待提高,高强度的冲击对阻尼器会带来损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制震动阻尼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制震动阻尼器,包括底筒,所述底筒内部设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中设置有内活塞筒组件,所述内活塞筒组件上部设置有震动缓冲部,所述震动缓冲部上套设有顶套,所述顶套上部设置有外活塞筒组件,所述内活塞筒组件、所述震动缓冲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中,所述震动缓冲部包括压缩筒,所述压缩筒底部活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压缩筒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底筒且延伸至底筒外部,所述压缩筒上部设置有分压组件,所述压缩筒外部套设有限位安装件,所述限位安装件上部设置有可压缩的抵接件,所述分压组件设于所述限位安装件内,且所述分压组件上部与所述限位安装件内侧接触,所述限位安装件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内活塞筒组件与所述震动缓冲部相对面件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部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设置有压缩套筒件,所述压缩套筒件上部设置有减压组件,所述压缩套筒件与减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端部穿过所述限位安装件且延伸至其内,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限位安装件内侧端部设置有震动缓冲器组件,所述震动缓冲器组件远离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弹簧座抵触,所述震动缓冲器组件位于所述压缩套筒件一侧,所述震动缓冲器组件与所述压缩套筒件的伸缩端均与所述底筒垂直设置,所述震动缓冲器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卡环,所述限位安装件外部套设有阻尼套,所述压缩筒、所述分压组件和所述凸台均位于所述阻尼套内,所述顶套内部设置有压缩部,所述压缩部位于抵接件与所述顶套内壁之间,所述顶套上部设置有轴环和阻尼钢片,所述轴环和所述阻尼钢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套上,且所述轴环和所述阻尼钢片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顶套与所述底筒的相对端设置有压缩橡胶,所述压缩橡胶供于密封所述顶套与所述底筒。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筒内置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连接柱上端卡接,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压合空间,供于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