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2729.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平;郝叶军;王璐;蒋志龙;纪亚强;吴浩然;席宇轩;程一峰;顾仁勇;吴文辉;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G01F1/68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流量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主线路板,主线路板安装在空腔内,主线路板包括控制模块、差压检测模块和热式检测模块,差压检测模块和热式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流量检测组件,流量检测组件包括差压流量检测器和热式流量检测器,差压检测模块和差压流量检测器电连接,热式检测模块和热式流量检测器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将差压流量检测器和热式流量检测器集成在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中,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流量检测器,不需要将气体流量测量装置更换,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避免在多次更换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中引起管道中的瓦斯等气体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流量测量常用测量原理有:差压式、热式、超声波、涡街等。超声波流量计采用时差法,利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相向交替收发超声波,通过观测其在介质中的顺流和逆流传播时间来测量流体的流速,再通过流速来计算流量,是一种间接、非接触式的测量仪表;涡街流量计便是依据卡门旋涡原理进行封闭管道流体流量测量的流量计;差压流量计通过测量插入在流道中的障碍物上的压降来计算流量;热式质量流量计基于加热元件的传热原理进行质量流量计量。
但是差压流量计在低流量和水汽小的环境中灵敏度和量程无法达到计量要求;而热式流量计在潮湿水汽大、流速高的工作环境中灵敏度和量程无法达到计量要求,而湿度等因素会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更换不同的流量计,需要多次拆卸和安装流量计,费时费力,浪费成本,并且在有些特定的场合中,比如矿井下,流量计的拆卸和安装是比较复杂的,多次安装和拆卸流量计会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还容易引起矿井管道中的瓦斯等气体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量计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环境多次进行更换,造成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并且还容易引起矿井管道中的瓦斯等气体泄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将差压流量检测器和热式流量检测器集成在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中,通过控制模块的控制,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流量检测器,从而不需要将气体流量测量装置更换,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避免在多次更换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中引起管道中的瓦斯等气体泄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主线路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主线路板安装在空腔内,所述主线路板包括控制模块、差压检测模块和热式检测模块,所述差压检测模块和热式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流量检测组件,所述流量检测组件包括差压流量检测器和热式流量检测器,所述差压检测模块和差压流量检测器电连接,所述热式检测模块和热式流量检测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差压检测模块和热式检测模块均与显示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壳体上对壳体进行盖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显示窗口。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流量检测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包括导管座盖,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柱体,所述导管座盖上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柱体插接进导管座盖内,所述柱体的下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插接槽的底面相抵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柱体上设置有轴用挡圈,所述柱体的圆周面上开设环形槽,所述轴用挡圈安装在环形槽内,所述柱体上套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轴用挡圈的上方,所述限位板与轴用挡圈相抵,所述轴用挡圈和限位板和柱体一同插接进导管座盖内,所述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压装板,所述压装板与限位板相抵,所述压装板与导管座盖可拆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酸锂包覆的掺杂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