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2546.4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阮雪飞;李大全;王志海;柴颖;侯永涛;秦杞茂;陈洲鹏;杨洋;袁建坤;石连富;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宏信达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华拓同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2 | 代理人: | 丁国勇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tc 系统故障 原因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TC门架控制单元、智能诊断单元以及远程运维平台;
所述ETC门架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待诊断ETC门架的ETC门架功能实时数据;
所述ETC门架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预设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ETC门架功能实时数据进行故障预测,获得故障预测结果,并将所述故障预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诊断单元;
所述智能诊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故障预测结果中存在潜在故障时,对所述潜在故障进行分类,获得故障分类结果;
所述智能诊断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分类结果确定所述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模块,并根据所述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指令发送至所述故障处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
所述智能诊断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存在无法处理的目标潜在故障时,将所述目标潜在故障的故障处理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运维平台进行故障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TC门架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故障分析模块;
所述第一故障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ETC门架功能实时数据的数据变化信息;
所述第一故障分析模块,还用于通过预设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数据变化信息对所述待诊断ETC门架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故障预测,获得故障预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TC门架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故障数据查询模块;
所述第一故障数据查询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故障数据存储模块查询与所述故障预测结果相匹配的故障代码、故障描述和处理指令;
所述第一故障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代码、故障描述和处理指令确定所述故障预测结果对应的控制处理方式,并将所述控制处理方式发送至故障预测结果对应的故障处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诊断单元包括:第二故障分析模块;
所述第二故障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故障预测结果中存在多个潜在故障时,获取各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并根据所述故障等级对所述多个潜在故障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所述第二故障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排序结果确定各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模块,并将所述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指令发送至所述故障处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诊断单元还包括:第二故障数据查询模块和第二故障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第二故障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从所述第二故障数据存储模块中查询与所述潜在故障相匹配的故障处理指令;
所述第二故障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处理指令确定所述潜在故障对应的控制处理方式,并将所述控制处理方式发送至所述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运维平台,还用于根据预设故障分析模型对所述目标潜在故障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所述远程运维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待诊断ETC门架的故障诊断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TC门架系统故障原因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运维平台包括:第一决策模块;
所述第一决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分析决策算法搜索所述目标潜在故障对应的车型数据,根据所述车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方式;
所述第一决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故障处理方式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诊断单元;
所述第一决策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目标潜在故障对应的故障处理方式时,通过预设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目标潜在故障进行故障分析,并生成故障处理决策;
所述智能运维平台,还用于将所述故障处理决策发送至所述智能诊断单元的故障处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宏信达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宏信达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5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