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2484.7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熊伦;熊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变色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袁敏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电器 远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中转模块和家居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用于传输操作指令,中转模块采用中继设备,根据操作指令向家居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家居模块包括用电设备和智能窗;智能窗包括支撑框、导向杆、窗帘挂环、滑动窗和活动丝杆;滑动窗包括窗户本体、第一电机和转动轮,第一电机和活动丝杆通过手机或平板进行控制,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轮沿滑动槽移动,可以带动窗户本体平移,活动丝杆带动窗帘挂环左右移动,从而起到远程控制开关窗户和拉动窗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家电已经出现,家电有了接入网络的功能,成为家庭网络的一部分,家庭网络又接入互联网,这就使得家电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部分,基于这一点,大部分的家电已经实现了远程控制的功能。
而传统上的窗户和窗帘是两件分开的家居物品,需要人为拉动,才能控制窗户和窗帘位置,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窗户和窗帘是两件分开的家居物品,需要人为拉动,才能控制窗户和窗帘位置,十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所述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中转模块和家居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移动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用于传输操作指令,所述中转模块采用中继设备,并与所述家居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操作指令向所述家居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家居模块包括用电设备和智能窗,所述用电设备和智能窗均与所述中转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窗包括支撑框、导向杆、窗帘挂环、滑动窗和活动丝杆,所述滑动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滑动窗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并交错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活动丝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丝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上方,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顶端,所述窗帘挂环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窗帘挂环均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并间隔均匀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两个所述活动丝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窗帘挂环拆卸连接,所述活动丝杆和所述活动丝杆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每个所述滑动窗均包括窗户本体、第一电机和转动轮,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窗户本体与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窗户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窗户本体的一侧,且位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的上方,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活动丝杆通过手机或平板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轮沿所述滑动槽移动,可以带动所述窗户本体平移,所述活动丝杆带动所述窗帘挂环左右移动,从而起到远程控制开关窗户和拉动窗帘的效果。
其中,每个所述活动丝杆包括螺纹座、丝杆本体、固定座、第二电机和移动螺母,所述螺纹座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上方,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螺纹座的一侧,所述丝杆本体分别与所述螺纹座和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座和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螺纹座的一侧,所述丝杆本体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螺母与所述丝杆本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座和所述固定座之间。
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丝杆本体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移动螺母沿所述丝杆本体平移,替代拉动窗帘的动作。
其中,每个所述活动丝杆均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螺纹座和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座和所述固定座之间。
所述导轨限制所述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将旋转运动转为平行移动。
其中,每个所述活动丝杆均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移动螺母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变色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变色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电子雷管抗干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甲鱼蛋白粉生产脱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