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9732.2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罗三根;杨牧南;钟淑伟;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B13/08;E01B2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黄雪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永磁 悬浮 轨道稳定性 提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悬梁(1),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磁体安装横梁以及垂直连接磁体安装横梁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顶端连接磁体安装横梁的中部,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连接车厢(7);
C形轨道钢梁(2),其包括水平设置于底部的磁体安装底座、垂直连接磁体安装底座外侧的轨道耳壁以及水平连接于轨道耳壁顶端的顶梁,所述磁体安装底座、轨道耳壁以及顶梁环绕设置于磁体安装横梁的外周,其中,磁体安装底座设置在磁体安装横梁与车厢(7)之间,轨道耳壁设置于所述磁体安装横梁外侧,顶梁设置于磁体安装横梁上方;
车载磁体组(5),其水平安装于磁体安装横梁的底面,以连接支架为中心对称排列;
永磁轨道磁体组(6),其水平安装于磁体安装底座的顶面,正对所述车载磁体组(5)并以连接支架为中心对称排列;
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其水平安装在轨道耳壁上,所述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的内侧设置有磁体安装夹,所述磁体安装夹的夹持高度接近于车载磁体组(5)的安装高度;
侧向限位磁组,其通过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的磁体安装夹固定设置在车载磁体组(5)的外侧,与车载磁体组(5)设置于同一水平平面内;
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其垂直安装在顶梁上,所述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的底部设置有磁组安装夹,所述磁组安装夹的夹持高度接近于磁体安装横梁的顶部位于磁体安装横梁的上方;
纵向限位磁组,其通过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底部的磁组安装夹固定设置在车载磁体组(5)的顶部上方,与车载磁体组(5)磁极相对;
侧向限位磁组、纵向限位磁组、车载磁体组(5)、永磁轨道磁体组(6)四者之间均无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磁体组(5)与永磁轨道磁体组(6)为磁性互斥的海尔贝克阵列,以保持C形轨道钢梁(2)悬浮于C形轨道钢梁(2)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轨道钢梁(2)包括以连接支架为中心相互平行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C形轨道钢梁(2)的磁体安装底座分别设置在连接支架两侧车载磁体组(5)的下方且位于车厢(7)的上方,两组C形轨道钢梁(2)的轨道耳壁分别设置在磁体安装横梁的两端外侧且至少垂直向上延伸到达磁体安装横梁的高度位置,两组C形轨道钢梁(2)的顶梁分别由轨道耳壁的顶端水平向内延伸至车载磁体组(5)的顶部,两组C形轨道钢梁(2)的磁体安装底座内侧之间形成间隙供连接支架穿过;
车厢(7)左侧C形轨道钢梁(2)上安装于磁体安装底座的永磁轨道磁体组(6)与连接支架左侧的车载磁体组(5)磁性互斥,车厢(7)右侧C形轨道钢梁(2)上安装于磁体安装底座的永磁轨道磁体组(6)与连接支架右侧侧的车载磁体组(5)磁性互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7)左侧C形轨道钢梁(2)所设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上的侧向限位磁组与磁体安装横梁最左端所设磁体互斥,且车厢(7)右左侧C形轨道钢梁(2)所设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上的侧向限位磁组与磁体安装横梁最右端所设磁体互斥。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7)左侧C形轨道钢梁(2)所设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上的纵向限位磁组与磁体安装横梁左侧所设车载磁体组(5)互斥,且车厢(7)右左侧C形轨道钢梁(2)所设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上的纵向限位磁组与磁体安装横梁右侧所设车载磁体组(5)互斥。
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稀土永磁悬浮轨道稳定性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及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沿C形轨道钢梁(2)长度方向每间隔预设距离安装一组,所述预设距离不超过车厢(7)沿C形轨道钢梁(2)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侧向限位磁体安装架(4)及纵向限位磁体安装架(3)均设置为非磁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97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