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状疱疹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9611.8 | 申请日: | 202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景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景巍 |
主分类号: | A61K35/648 | 分类号: | A61K35/648;A61K9/06;A61K47/06;A61K47/12;A61P31/22;A61P17/02;A61P29/00;A61P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赵浩淼 |
地址: | 026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状疱疹 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疱疹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雄黄1‑2份、黄柏素2‑3份、大黄素3‑4份、蜈蚣1‑4份、炉甘石1‑5份、冰片2‑5份、阿昔洛韦1‑4份、新霉素3‑5份、丁卡因1‑4份、凡士林1‑3份、苯基酸钠2‑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成分制备成药膏的方法。本发明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治疗用药物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状疱疹治疗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带状疱疹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单纯疱疹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沿神经走形区出现皮肤疱疹而发病,大型疱疹连成片,局部皮肤坏死,易合并细菌感染,疱疹区疼痛剧烈。且疱疹出现在眼部位置还会引起角膜溃疡可引起失明,当疱疹发生在耳鼓膜上则会引起耳聋。
因此,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药物有待提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状疱疹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雄黄1-2份、黄柏素2-3份、大黄素3-4份、蜈蚣1-4份、炉甘石1-5份、冰片2-5份、阿昔洛韦1-4份、新霉素3-5份、丁卡因1-4份、凡士林1-3份、苯基酸钠2-5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雄黄1份、黄柏素2份、大黄素3份、蜈蚣1份、炉甘石1份、冰片2份、阿昔洛韦1份、新霉素3份、丁卡因1份、凡士林1份、苯基酸钠2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雄黄2份、黄柏素3份、大黄素4份、蜈蚣4份、炉甘石5份、冰片5份、阿昔洛韦4份、新霉素5份、丁卡因4份、凡士林3份、苯基酸钠5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雄黄1.5份、黄柏素2.5份、大黄素3.5份、蜈蚣2.5份、炉甘石3份、冰片3.5份、阿昔洛韦2.5份、新霉素3.5份、丁卡因2.5份、凡士林2份、苯基酸钠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上述所述的带状疱疹用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分别取一定量的雄黄、蜈蚣、炉甘石、冰片、阿昔洛韦、新霉素、丁卡因,各自制备成粉状,而后制成粉状混合物,待用;
取一定量的凡士林,并采用油状质地,待用;
将粉状混合物与凡士林油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得到粘稠度大于凡士林油的油状混合物;
向油状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黄柏素、大黄素、苯基酸钠,而后对其进行充分搅拌,得到膏状物质,即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
进一步地,在对雄黄、蜈蚣、炉甘石、冰片、阿昔洛韦、新霉素、丁卡因制备成粉状的过程中,先分别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而后通过制药粉碎机进行粉碎,接着进行过筛,得到细度为50-100目的粉末。
进一步地,在制备油状混合物的过程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搅拌,并保持环境温度为恒温35-45度。
进一步地,在得到膏状物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保证无菌,且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能够抑制病毒繁殖,抑制疱疹继续扩散,促进疱疹消退,皮肤损伤部位愈合;同时,本发明还有一定的预防细菌对疱疹破溃区域的感染,有较强的止痛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药膏在使用过程中疱疹病症消退快,并最终实现治愈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景巍,未经徐景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9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