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从控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适应配置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6517.7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磊;温向超;张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史萌杨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系统 及其 自适应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从控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适应配置方法和装置,属于电池模块管理领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主控模块和多个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各个从控模块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主控模块写入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阶段内主控模块按照级联信号顺序对各从控模块依次编号,同时最大化配置各从控模块,各从控模块以最大化配置为上限完成实际信息的采集和上传。自适应计算阶段内,主控模块完成实际信息的识别并与配置信息相比对,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进行故障处理,若比对结果一致将实际信息进行储存。配置第二阶段主控模块按照实际信息对各从控模块进行配置。本发明在参数配置过程中,无需关联电池包的安装位置顺序,提高了配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从控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适应配置方法和装置,属于电池模块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核心的零部件,一般由主控模块和多个从控模块组成,从控模块负责监控电池包内的温度、电压等信息,并依靠 CAN总线或其他通信方式将参数信息上传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则根据收到的信息完成相关控制策略的处理。对于多从控模块的电池系统,组成系统后的各个从控不仅需要知道自身的地址编号,还需要知道要采集相关的信息参数,如物理单体个数和温度采集个数等信息,以确保和电池包的物理配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使主控正确识别各个从控的有效采集信息。因此,对于多从控的电池系统,在首次装配后需要进行编码配置。
现有的技术方案,分为手动配置和自动配置模式。手动配置方式需要人工对系统中的各个从控写入相应的配置信息,且在系统组装时需要按照写好的编号顺序安装,整个过程不但繁琐,且容错率较低;自动配置方式只需要在主控中写入所有从控的配置信息,通过信号线+CAN总线的方式完成系统的编码配置,该过程虽然可以避免人工对每个从控的写入操作,但是在系统组装时需要人工按照规定顺序进行安装,例如一个4从控的系统,其中1号从控所在电池包的物理单体个数和温度个数与2号、3号和4号包均不同,而主控中事先写入的配置是依次对应1号从控、2号从控、3号从控和4号从控,主控根据级联信号线的顺序依次将该配置编码配置到从控模块中,假如在系统组装时,1号包物理位置错放在 2号包的物理位置,但实际情况是1号包被按照2号包的配置信息进行编码配置,同样2号包被按照1号包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这样将导致从控模块相关采集信息错乱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从控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适应配置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配置方法造成的过程繁琐、以及自动配置方法均造成的出错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从控电池管理系统自适应编码方法,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主控模块和多个从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各个从控模块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主控模块对各个从控模块进行编号配置;
2)下发最大单体从控配置信息至各个从控模块;
3)在最大单体从控配置信息约束下,各从控模块根据实际数据采集情况,将自身的实际参数配置信息上传至主控模块;
4)主控模块将各个从控模块上传的实际参数配置信息与写入的关于所有从控模块的参数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在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将各个从控模块的实际参数配置信息作为各个从控模块的正确参数配置信息;
5)主控模块向各个从控模块下发相应的正确参数配置信息,以对各个从控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从而完成电池管理系统的自适应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各个从控模块进行编号配置后,主控模块下发最大单体配置信息至各个从控模块,各个从控模块返回实际采集的参数,主控模块根据实际采集的参数对所有从控模块进行自适应参数配置,从而完成电池管理系统的自适应配置。本发明在进行参数配置过程中,根据各个从控模块实际上传的参数信息进行自适应参数配置,无需关联电池包的安装位置顺序,简化了系统编码和电池安装过程,并且配置过程中经过多级验证,降低了出错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6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