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AVC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1606.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提育;郑鸿;柳雅玲;颜德倩;武永华;郑调汪;陈伟鹏;陈祥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睿(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avc 组态 文件 识别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AVC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方法。包括:(1)对上位机组态下传的存储信息内容进行识别,按照预定规则提取不同的信息,组态文件是以二进制代码格式发送,组态文件由多个CELL即模块组成,并以FLASH形式存储;(2)组态文件识别后以二进制存入到FLASH,各模块以动态链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各模块在包括建立、调用的过程都是通过指针来完成,各模块在控制器中的顺序,是通过一个个数据指针链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表;数据链表生成后,各模块间的输入和输出参数是相互独立的;通过提取算法号,来判断所指向的CELL的函数指针,从而进入相应的CELL函数。本发明能够实现下位机对上位机组态下传的存储信息内容进行识别及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AVC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是控制器嵌入式软件最核心的部分,现有并无相关技术公开,即无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相关资料很少。通常,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都需要编写对应的控制器的嵌入式软件,这个复杂度就会很高,需要专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由于将复杂的底层硬件细节和上层软件编程概念进行了重新封装,转变成符合思维习惯的组态式可视化组件,使软件开发如同搭积木一样简单、直观,大大降低了嵌入式软件开发难度和工作量。通过这种组态的形式,就不需要编写底层控制器嵌入式软件,通过上位机AI智慧可视化控制系统生成 AVC控制器上的组态文件,然后下载到控制器上运行,这个产品的开发就比较容易了,我们的目的就是解决嵌入式产品开发难度高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出说明组态文件在控制器上的识别和运行。开发者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通用的底层和平台软件,可更专注与具体业务相关的产品需求开发。
AI可视化控制器(AI Visible Controller - AVC),AVCs通常为其控制的设备存储和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程序,这些在AVC 上执行的控制操作程序是可编程的逻辑,称为DDC 程序。AVC 的DDC程序是可被储存与执行在专用电脑上作开发与模拟的。嵌入式组态软件是上位机将用户配置的组态算法转换为下位机ARM可识别软件信息流,发送给下位机ARM,下位机ARM收到该软件信息流后,重新配置自己的运行参数,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软件组态的功能。当操作系统以及各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怎么组织、使用这些软件,最终完成用户的使用。组态代码层主要采用功能模块结构和指针联接相结合的算法。组态包括各个控制回路的控制算法以及相应的参数,以及和各个输入输出口的关系。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者上位机下传组态的信息,组态信息化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形式。组态是freeRTOS操作系统的一个子程序,组态任务负责初始化微处理器、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组态配置数据和文件识别、建立链表、调用各个功能算法子函数,下位机主要负责接收控制组态、运行组态、以及各种控制算法逻辑,完成控制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AVC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方法,能够实现下位机对上位机组态下传的存储信息内容进行识别及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AVC组态文件的识别和运行的方法,包括:
(1)组态文件识别:
对上位机组态下传的存储信息内容进行识别,按照预定规则提取不同的信息,组态文件是以二进制代码格式发送,组态文件由多个CELL即模块组成,并以FLASH形式存储,各模块的启动包括功能模块号、算法号、输入变量个数、输入变量名、输入变量值、输出变量个数、输出变量名、输出变量值,以及在图中的中心位置;
(2)组态文件运行:
组态文件识别后以二进制存入到FLASH,各模块以动态链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各模块在包括建立、调用的过程都是通过指针来完成,各模块在控制器中的顺序,是通过一个个数据指针链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表;
由于数据链表是顺序执行,因此上位机组态通过模块号的大小排列成顺序的结构下发到下位机进行组态文件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睿(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清睿(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1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成形用多工位自动切换复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区块链物联网自治互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