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连续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9512.6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雷;魏超;王相茹;罗亮;潘小光;李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42 | 分类号: | C08G63/42;C08G63/85;C08G63/86;C08G6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连续生产 方法 | ||
1.一种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连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丁二酸酐、四氢呋喃、改性剂和助剂混合,预热,得到浆料;所述助剂选自引发剂、酯化催化剂和聚合催化剂A中的两种或三种;
B)将所述浆料进行开环酯化,得到酯化产物;
C)将所述酯化产物脱除小分子后与聚合催化剂B混合,进行预聚,得到预聚产物;
D)将所述预聚产物进行缩聚,得到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所述改性剂选自脂肪多元醇、脂肪多元醇醚、脂肪多元醇酯、脂肪羟基酸、脂肪内酯、脂肪环醚、聚乙烯醇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发剂选自水、卤化氢、氢卤酸和酰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酯化催化剂选自甲磺酸、对甲苯磺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和三氟甲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催化剂A选自钛、锡、锑、锗、铅、硒和硅元素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催化剂B选自钛、锌、锡、锑、锗、铅、硒、硅或稀土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酸盐、醇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或这些物质的任意组合物;
步骤A)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65℃;步骤B)中,所述开环酯化的温度为100~200℃,压力为0.10~1.00MPa,时间为10~180min;步骤C)中,所述脱除小分子的压力为10~90kPa,所述预聚的温度为180~240℃,压力为2~90kPa,时间为10~120min;步骤D)中,所述缩聚的温度为200~280℃,压力为5~200Pa,时间为20~240min;
所述丁二酸酐、四氢呋喃、改性剂、引发剂、酯化催化剂、聚合催化剂A和聚合催化剂B的摩尔比为1.000:(1.150~0.800):(0.005~0.350):(0.200~0):(0~0.100):(0~0.100):(0.00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赤藓醇、木糖醇、山梨醇、脱水葡萄糖醇、乳糖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环己醚、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乙二醇单羟丙醚、乙二醇单羟丁醚、乙二醇二羟丙醚、乙二醇二羟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三丙二醇、丙二醇单羟丁醚、丙二醇二羟丁醚、丁二醇单甲醚、丁二醇单乙醚、丁二醇二羟乙醚、丁二醇单羟丙醚、丁二醇二羟丙醚、二丁二醇、1,5-戊二醇单甲醚、1,6-己二醇单甲醚、1,8-辛二醇单甲醚、1,10-癸二醇单甲醚、丙三醇单甲醚、丙三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丙酸酯、乙二醇单丁酸酯、二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酸酯、丙二醇单丁酸酯、丁二醇单乙酸酯、丁二酸单羟乙酯、丁二酸二羟乙酯、二丁二酸乙二醇二酯、丁二酸单羟丙酯、丁二酸二羟丙酯、二丁二酸丙二醇二酯、丁二酸单羟丁酯、丁二酸二羟丁酯、二丁二酸丁二醇二酯、丁二酸甘油酯、丁二酸季戊四醇酯、羟基乙酸、2-羟基丙酸、3-羟基丙酸、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4-羟基戊酸、5-羟基戊酸、4-羟基己酸、5-羟基己酸、6-羟基己酸、10-羟基癸酸、γ-丁内酯、γ-戊内酯、δ-戊内酯、γ-己内酯、δ-己内酯、ε-己内酯、1,10-癸内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丙醇、环氧氯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二环氧丁烷、环氧环己烷、糠醇、四氢糠醇、2,5-呋喃二甲醇、四氢吡喃、烷氧基四氢吡喃、1,3-二氧五环、1,4-二氧六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发剂选自水、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盐酸、氢溴酸、氢碘酸、亚硫酰氯、硫酰氯、硫酰溴、碳酰氯、氯甲酸三氯甲酯、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乙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乙二酰氯、乙二酰溴、丙酰氯、丙二酰氯、丙二酰溴、丁酰氯、异丁酰氯、丁二酰氯和丁二酰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催化剂A选自三氯化钛、三溴化钛、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二氯化锡、二溴化锡、四氯化锡、四溴化锡、三氯化锑、三溴化锑、五氯化锑、四氯化锗、四溴化锗、四碘化锗、二氯化铅、二溴化铅、四氯化铅、二氯化二硒、二氯化硒、二溴化硒、二氯氧硒、四氯化硒、四溴化硒、四氯化硅和四溴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催化剂B选自二氧化钛、偏钛酸、钛硅分子筛、钛硅复合氧化物、四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异辛氧基钛、四羟乙氧基钛、二乙二醇钛、四羟丙氧基钛、二丙二醇钛、四羟丁氧基钛、二丁二醇钛、氧化锌、氢氧化锌、乙酸锌、丁二酸锌、戊二酸锌、硬脂酸锌、二乙基锌、二氧化锡、氧化亚锡、苯甲酸亚锡、辛酸亚锡、二丁基氧化锡、二辛基氧化锡、四丁基锡、醋酸二丁基锡、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烷基锡、二硫醇烷基锡、五氧化二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丁二醇锑、二氧化锗、四丁氧基锗、四甲基锗、四乙基锗、羟乙基锗倍半氧化物、氧化铅、醋酸铅、异辛酸铅、硬脂酸铅、四乙基铅、氧化硒、苯基氯化硒、二甲基硒、二苄基硒、二苯基二硒醚、六乙氧基硒、苯基硒酸、苯硒酰氯、硅溶胶、四乙氧基硅、四丁氧基硅、二甲基氯硅烷、有机硅氧烷、稀土氧化物、三氟甲磺酸稀土盐、稀土茂金属有机配合物、稀土环辛四烯配合物、稀土戊二烯基配合物、稀土烯丙基化合物和稀土炔丙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师范大学;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9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