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多孔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3513.1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温慧敏;金红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8 | 分类号: | C01G49/08;C01B32/205;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多孔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
(1)将新鲜小麦秸秆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加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300-500℃煅烧1-4h,获得黑色粉末,并将黑色粉末冷却至室温;随后将全部黑色粉末加入氢氟酸中室温浸泡1-10h后,过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液的pH=7-8后,再浸入10-12mol/L KOH水溶液中,室温搅拌10-20h,过滤,滤饼干燥,得到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
(2)将步骤(1)制备的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的乙醇溶液中,超声混匀,再加入Zn(NO3)2·6H2O、乙酰丙酮铁、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声混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衬有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90-100℃下反应5-10h;然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并依次用DMF和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
(3)将步骤(2)制备的前驱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800℃煅烧1-4h,得到所述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小麦秸秆用去离子水洗涤5-30min后,在50-70℃下干燥12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煅烧升温速度为3-6℃/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氢氟酸的体积用量以小麦秸秆的质量计为1~30mL/g;所述KOH水溶液的体积用量以小麦秸秆的质量计为1~30mL/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N,N二甲基乙酰胺与乙醇体积比为1:1-10;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溶液体积用量以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质量计为30-100mL/g;所述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与Zn(NO3)2·6H2O的投加质量比为1:0.001-1.0;所述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与乙酰丙酮铁投加质量比为1:0.01-1.0;所述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投加质量比为1:0.001-1.0;所述活化的小麦秸秆粉末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投加质量比为1:0.1-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超声混匀均为超声10-3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真空干燥是指60-80℃真空干燥12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3)煅烧升温速度为2-10℃/min。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磁性多孔碳复合物在制备吸波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35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