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腊肉香辣酱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366069.2 申请日: 2021-11-03
公开(公告)号: CN114145445A 公开(公告)日: 2022-03-08
发明(设计)人: 赵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 俞惠萍
主分类号: A23L27/60 分类号: A23L27/60;A23L13/6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腊肉 辣酱
【说明书】:

腊肉香辣酱就是腊肉与辣椒酱的混合物,它是由腊肉和干红辣椒末为主要原料,辅料以姜粉、鸡精、花生、芝麻、胡椒、花椒、八角、草果、豆瓣酱、糖、大蒜等等若干种,通过热油反复翻炒而成。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佐餐食品,具体说是一种腊肉香辣酱。

背景技术

辣椒酱作为一种佐餐食品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我国南方阴雨多变,气候潮湿,辣椒酱有显著的祛寒除湿的功效。目前市场上的辣椒酱除了给人们提供麻辣味,再没有别的品味,所以喜爱辣椒酱的人们也希望能吃到一种多品味的多功效的辣椒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辣椒酱作用不丰富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腊肉口感的辣椒酱。有资料显示″腊肉是四川、贵州、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由于腊肉的特殊生产工艺加工出来的使得腊肉具有长时间保存而不腐败的特性,所以腊肉辣椒酱更容易保存。采用腊肉来制作辣椒酱也解决了人们对辣椒酱多口感的期望,这就是本发明的初衷。

本发明是采用腊肉与干红辣椒末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食用油作为炒制手段。腊肉香辣酱就是腊肉与辣椒酱的混合物,它是由腊肉和干红辣椒末为主,辅料以姜粉、鸡精、花生、芝麻、胡椒、花椒、八角、草果、豆瓣酱、糖、大蒜等等若干种进行调味,通过热油反复翻炒而成。辅料可以全选也可以只选其中的一部分调出不同的口味。

用熟热油,腊肉,干红辣椒末及辅料的混合物放入锅中,经过小火反复翻炒,直到辣椒混合物香味出来,晾凉后装瓶密封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取10%-20%腊肉,40%-80%干红辣椒末(颗粒)及20%辅料 (姜粉、鸡精、花生、芝麻、胡椒、花椒、八角、豆瓣酱、糖)倒入锅中以小火炒制热,再在锅中倒入熟的食用油,油面漫过辣椒末辅料混合物一手指高度为易,腊肉辣椒末及辅料混合物共计1千克,辣椒末的重量决定着辣椒酱的是微辣还是特辣,其中辅料中姜粉、花生、芝麻、胡椒、花椒、八角、豆瓣酱在已炒制就放入锅中,而辅料鸡精和糖要等到快要出锅时再放入锅中。小火反复翻炒辣椒混合物,根据经验辅料不是一开始就全部放入锅里炒制,而是要在不同的炒制阶段放入不同的辅料进行炒制,这样会炒制出最佳品质和口感,反复翻炒辣椒混合物直到香味出来,晾凉后装瓶密封即可。根据炒制时段来添加不同的辅料来达到特定的口感,以及辣椒末的分量决定着辣椒酱的是微辣还是特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惠萍,未经俞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