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3729.1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文;周东阳;曹军;万松森;郑小刚;李亮;刘爱君;李军;李清扬;雷定;胡昕;郑清瀚;王嘉寅;沈铁民;徐教敏;陆春晖;李一;朱平;桑智伟;崔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G06K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rfid 北斗 技术 人员 定位 终端 及其 方法 | ||
1.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固定连接主动滚轮(4),所述主动滚轮(4)通过皮带(5)连接有从动滚轮(6),所述从动滚轮(6)上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转动轴(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摄像机(8),所述摄像机(8)的外侧壁设置有保护壳(9),所述保护壳(9)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设置有挡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与从动滚轮(6)固定连接的清扫杆(11),所述清扫杆(1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刷(12),所述清扫杆(11)的另一端与底板(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上的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连接有呈“回”型的连接框(14),所述连接框(14)的一侧与液压缸(13)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框(1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上连接块(15),所述上连接块(15)的一侧与摄像机(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上固定连接有呈“U”型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下连接块(17),所述下连接块(17)的顶部与摄像机(8)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10)输出端的第一转动杆(18),所述第一转动杆(18)贯穿保护壳(9)并与保护壳(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8)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9),所述第一转动杆(18)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0)的一端与保护壳(9)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0)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0)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22)与主动齿轮(19)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9)的顶部设置有RFID装置(23),所述RFID装置(23)的内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无线电波发射器和数据储存模块,所述RFID装置(2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强RFID装置(23)信号接收能力的天线(24)。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融合RFID与北斗技术的人员定位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前,先将设备安装在公路边的电线杆上,底板(1)与电线杆垂直安装,然后使用定位终端给北斗发送指令,北斗再给RFID装置(23)发送指令,RFID装置(23)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命令,RFID装置(23)通过内部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对经过RFID装置(23)探测范围内的车辆和驾驶员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将获取到的位置储存在储存模块,RFID装置(23)再给摄像机(8)发送指令,摄像机(8)开始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拍摄,拍摄完后,RFID装置(23)再读取摄像机(8)拍摄的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在内部的储存模块;
S2:当摄像机(8)的拍摄角度不够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带动转动轴(3)的转动,转动轴(3)通过支撑板(7)、连接板(16)、连接杆和下连接块(17)带动摄像机(8)进行圆周运动,对摄像机(8)进行左右角度的调节;液压缸(13)通过连接框(14)和上连接块(15),带动摄像机(8)进行上下运动,便于对摄像机(8)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
S3:当摄像机(8)的镜面灰尘附着的过多时,通过转动轴(3)控制摄像机(8)左右移动的同时,转动轴(3)也会通过主动滚轮(4)、皮带(5)、从动滚轮(6)和清扫杆(11)带动橡胶刷(12)的转动,让摄像机(8)的镜面与转动的橡胶刷(12)相接触,从而让橡胶刷(12)将摄像机(8)镜面上的灰尘进行清扫,避免摄像机(8)镜面上的灰尘过多导致拍摄画面模糊的问题;
S4:当下雨天,摄像机(8)的镜面沾上雨水导致拍摄画面模糊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0)带动第一转动杆(18)的转动,第一转动杆(18)通过主动齿轮(19)带动从动齿轮(22)的转动,从动齿轮(22)通过第二转动杆(20)带动风扇(21)的转动,多个风扇(21)转动产生的风力会形成向下的气流,形成的气流对摄像机(8)的镜面进行保护,避免下雨天雨水滴在摄像机(8)的镜面上会导致拍摄画面模糊的问题;
S5:最后RFID装置(23)通过信号发射器发送,再通过无线传输将拍摄的内容和获取到的位置上传到数据库,数据库将拍摄到的车辆和驾驶员身份进行识别,最后数据库将识别的结果发送到定位终端,通过RFID技术和北斗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具体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对车辆和驾驶员的身份进行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