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7623.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光;陈博武;周燕;王海港;殷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红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测试 加强 粘贴 设备 | ||
1.一种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用于在两片加强片(8)之间粘接碳纤维样条(7)以形成碳纤维测试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包括:
工作台(1),具有工作面(10),所述工作面(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碳纤维样条(7)和加强片(8)的置放区,输送装置(2)、抓料装置(3)和挤胶装置(4)均安装在所述工作面(10)上;
多块压板(5),用于压紧形成的碳纤维测试样条;
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有存放区(21)、工作区(22)和接料区(23),所述存放区(21)内堆叠放置有多个工作托盘(6),工作托盘(6)能够由输送装置(2)逐一移动依次通过工作区(22)和接料区(23);
所述抓料装置(3),包括抓料机构和横跨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的抓料横梁(31),所述抓料机构用于当工作托盘(6)位于工作区(22)时自所述置放区按照一片加强片(8)、碳纤维样条(7)、一片加强片(8)的抓取顺序依次抓取加强片(8)和碳纤维样条(7)并按照抓取顺序叠放至所述工作托盘(6)内;所述抓料机构还用于抓取所述压板(5)以压紧涂胶后形成的碳纤维测试样条;
所述挤胶装置(4),包括挤胶机构和横跨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的挤胶横梁(41),所述挤胶机构用于在碳纤维样条(7)与其对应的两片加强片(8)之间涂抹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还包括:多个堆叠放置在所述置放区的第一托盘(9),用于放置碳纤维样条(7);每一第一托盘(9)具有置物面,在所述置物面上按照第一给定间距设置有多个凸块,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形成一个置物槽,每一置物槽内放置一块碳纤维样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还包括:定位架(11),安装在所述置放区,第一托盘(9)嵌入在所述定位架(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还包括:多个置物架(12),用于存放加强片(8)和压板(5);
每一置物架(12)包括:底板(120),安装在所述工作面(10)的置放区内;多个置物杆(121),固定在底板(120)的顶面以围合形成用于存加强片(8)或压板(5)的存放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托架机构(24)、导轨架(25)、皮带传动机构(26)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27);
所述存放区(21)和所述接料区(23)分别设置在导轨(27)的两端,所述工作区(22)设置在导轨(27)上;
所述托架机构(24)安装在所述工作面(10)上且横跨所述一对导轨(27)设置在存放区(21),用于承托堆叠放置的工作托盘(6),所述托架机构(24)还用于向导轨(27)逐一释放工作托盘(6);
所述导轨架(25)安装在所述工作面(10)上,用于支撑所述一对导轨(27);
所述皮带机构(26)安装在导轨(27)上,用于移动释放到导轨(27)上的工作托盘(6)依次通过工作区(22)和接料区(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机构(24)包括:托架(241),以及安装在托架(241)上的一对顶升气缸和一对水平托举气缸;所述托架(241)安装在所述工作面(10)上,所述一对水平托举气缸用于承托堆叠放置的工作托盘(6),并与所述顶升气缸配合动作以释放工作托盘(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测试样条加强片粘贴设备还包括:定位机构(13),设置在所述工作区(22)且安装在所述一对导轨(27)之间,所述定位机构(13)用于在工作托盘(6)移动至工作区(22)的情况下定位对应的工作托盘(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76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