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相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2623.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路华;汤志卫;李鹏;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3/02;C08L23/08;C08L91/00;C08K5/01;C08K3/38;C08K7/06;C08K3/22;C08J5/18;C09K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西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相变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相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相变薄膜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13%的增强树脂、8‑12%的吸油树脂、40‑80%的直链烷烃、20‑35%的导热填料、1‑3%的润滑剂、3‑5%的粘结剂、0.5‑1%的稳定剂、1‑2%的偶联剂,以及0.1‑0.5%的颜料。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薄膜是一种环保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储热能力,储热能力在100‑180J/g,可以迅速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可以提高应用产品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相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相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终端应用产品和零部件小型化,以及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各类产品热量堆积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传统的导散热材料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导热材料智能提供热传导通道,当热源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的时候,热量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传导出去的,这样就会出现热量堆积的现象,影响到产品性能发挥、降低用户的体验效果。
如专利CN206186488U中所述手机导热复合膜,利用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层和导热胶层进行导热散热。专利CN105907134A公开了将石墨烯涂料通过喷涂或刷涂等方法涂覆在产品表面上,对应用产品进行导散热。以上两个专利的产品应用场景广泛,电脑、手机、太阳能及其它数码产品均可使用,两者的热管理方式为热传导,然而当出现热堆积的时候,产品温度会急剧上升,温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相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导热复合膜仅具有导热散热功能,当出现热堆积的时候,产品温度会急剧上升,温度得不到很好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13%的增强树脂、8-12%的吸油树脂、40-80%的直链烷烃、20-35%的导热填料、1-3%的润滑剂、3-5%的粘结剂、0.5-1%的稳定剂、1-2%的偶联剂,以及0.1-0.5%的颜料。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增强树脂为LLDPE、LDPE、HDPE、PP和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吸油树脂为丙烯酸脂类、苯乙烯和SBS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直链烷烃的碳原子数为15-32。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导热填料选用粒径在0.5um-5um之间的石墨、石墨烯、碳纤维、氧化铝及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润滑剂选用微米级轻质碳酸钙和氮化硼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粘结剂选用熔融温度在80-100℃的EVA和POE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稳定剂选用亚磷酸脂和双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复合相变薄膜,其中,所述偶联剂选用硅烷类偶联剂。
一种复合相变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按比例将增强树脂、吸油树脂、直链烷烃、导热填料、润滑剂、粘结剂、稳定剂、偶联剂以及颜料混合后,进入炼胶工序,温度设置在130℃-180℃之间,密炼时间控制在30min-120min之间;
炼胶完成后,进入造粒工序:设置模区一温度为120℃-140℃,模区二温度为140℃-190℃,模区三温度应在150℃-180℃,挤出模头温度为130℃-145℃;转子转速调整至30-60r/min,采用冷却水下切粒,得到粒径为1-3um的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2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