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1205.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恒;李泳霖;黄庆;赖涵;胡赡方;汤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3;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除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污泥除臭剂包括废弃生物质、除臭植物、高分子试剂和/或吸附剂和/或杀菌剂。所述废弃生物质、除臭植物、高分子试剂、吸附剂、杀菌剂的重量比为:(5‑95)∶(5‑95)∶(1‑30)∶(5‑95)∶(1‑10)。本发明通过将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制作污泥除臭剂,实现将污泥的臭气和农林废弃物一体化解决,达到解决污泥处置过程中的臭气和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解决了双重难题,整个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规模不断增加,与此同步增加的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截至2020年末,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及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厂共计6189座(污水处理量约为6.3×1010m3),产生含水率为80%的污泥约6300余万t(按污水量的0.1%计),预计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量将突破9000万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臭气逸散往往成为污泥处置的次生问题,而臭味是当前公众投诉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此外,恶臭严重影响了污泥的末端处置,从而使污泥处理陷入恶性循环。
污泥除臭的具体手段为投加生物菌剂、吸收、氧化、燃烧和吸附等。生物菌剂成本低廉,目前主要采用负压系统收集臭气后进行除臭,若直接作用于污泥则需要长达数天的作用时间,因此无法快速解决污泥处置过程中的恶臭问题。若直接向污泥中投加除臭剂,如氧化剂、吸附剂和含天然成分的除臭剂等,可以在数分钟内降低臭味,且无需额外的装置,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氧化剂易造成设备腐蚀;臭味吸附剂(如活性炭)和含天然成分的除臭剂价格昂贵;以上缺点限制了上述除臭剂的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寻找更为廉价和安全的除臭剂。
农林废弃生物质(如秸秆、果壳、木屑、稻壳等)产量大、价格低廉,是有多种用途的宝贵资源,但国内的应用开发还很不足,除了很少一部分材料被作为粗饲料、燃料使用外,其余大部分被当作废物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就地焚烧,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包括雾霾和火灾事故频发。因此,如何对农林废弃生物质进行合理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生物质的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作为吸附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农业、木材加工制造业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林废弃物产生,基于这些废弃生物质开发污泥除臭产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专利文献CN201710460165.0公开一种污泥除臭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污泥除臭剂,包括除臭菌悬液和炭化活性污泥颗粒,所述的除臭菌悬液是通过垃圾渗滤液培养筛选得到的。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达到对污泥除臭的作用。
专利文献CN201610548551.0公开一种污泥除臭剂,通过将活性炭、沸石、果渣、醋溜酸、锯末灰、明矾、桔皮粉和生石灰混合后制得,其中的材料均吸附力较强,可以有效迅速的去除污泥中的臭味,有效以抑制污泥恶臭气体的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制作污泥除臭剂,实现将污泥的臭气和农林废弃物一体化解决,达到解决污泥处置过程中的臭气和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解决了双重难题,整个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除臭剂,包括废弃生物质和除臭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废弃生物质和除臭植物的重量比为(5-95)∶(5-95)。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除臭剂还包括高分子试剂和/或吸附剂和/或杀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