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滑式止水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6603.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军;张乃受;潘伟;李一勇;王强;宁进进;杜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D29/16;E02D1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梁春艳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滑式 止水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滑式止水装置,包括:止水带,其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头段,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头段,以形成止水腔;第一杆体,其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头段,其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第二接头段;第一挂件结构,其连接止水带和第一杆体,且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杆体上。该悬滑式止水装置可应用于沉管隧道的接头施工工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跨海通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滑式止水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最终接头施工是整体沉管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是全线合拢、整体贯通的最后一段,其安装精度和止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整条沉管隧道的施工成败。推出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在国内首次应用,其止水结构无以往施工经验借鉴,在推出段伸缩运动过程中,推出段和扩大段的止水结构需保证能够随推出段同步移动,且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止水结构的止水效果。
但是,最终接头施工过程是在水下实现,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若止水带直接包裹在推出段表面,会因受到水力压差作用,导致止水带紧贴于推出段表面,妨碍其伸缩运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止水带撕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止水结构在运动状态下的止水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滑式止水装置,其可用于沉管隧道的接头施工,可有效地减少止水带与推出式接头的贴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悬滑式止水装置,包括:
止水带;止水带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头段,可随第一接头段轴向移动;止水带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头段;以形成止水腔;
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头段,可随第一接头段移动;第一杆体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第二接头段,可相对于第二接头段移动;
第一挂件结构,其连接止水带和第一杆体,且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杆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止水腔之外;所述悬滑式止水装置还包括位于止水腔内且设置在第一接头段上的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上可滑动地设有第二挂件结构,第二挂件结构在止水腔内连接止水带。
可选地,所述第二挂件结构弹性地连接止水带。
可选地,所述止水带的截面为M形,分为平坦部和折叠部,其中每相邻两个平坦部之间形成一个折叠部。
可选地,相邻的平坦部之间设有限张绳。
可选地,每个折叠部处都设有支撑件,该支撑件优选为与折叠部贴合的弧形板。
可选地,所述止水带为环形,弧形板的设置选择以下五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第一方式:止水带的折叠部的外部一周设有弧形板,以绕成环形的支撑圈;
第二方式:止水带的折叠部的内部一周设有弧形板,以绕成环形的支撑圈;
第三方式:止水带的折叠部的外部一周设有弹性的约束带;
第四方式:止水带的折叠部的外部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弧形板,弧形板在止水腔的外部拐角处断开,外部拐角处设有弹性的约束带;
第五方式:止水带的折叠部的内部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弧形板,弧形板在止水腔的内部拐角处断开,断开处所对应的止水腔的外部(外部拐角处)设有弹性的约束带。
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为L形,其第一边连接在第一接头段,其第二边可移动地与第二接头段上的限位装置相连,第一挂件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边上。可选地,所述第二杆体为直线形;所述第一接头段开设凹槽,第二杆体安装于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开设有轴向的第一孔,第一杆体的第二边穿过第一孔,以随着第一接头段运动。或者可选地,第一杆体的第二边设有轴向的第二长孔,限位装置位于第二长孔中,所述限位装置设有防止限位装置脱离第二长孔的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风机漂浮运输安装系统
- 下一篇:池塘养殖溶解氧缺失数据插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