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禽安卡拉病的重组蛋白及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4248.6 | 申请日: | 202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林;郭珣;柳溪林;胡盼;卢士英;柳增善;李岩松;张英;祝万菊;闫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70;C12N15/66;A61K39/235;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防 安卡拉 重组 蛋白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预防禽安卡拉病的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为多联融合重组蛋白FAdV4:F1-P-F2-H,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禽安卡拉病的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禽安卡拉病的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柔性Linke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连接方法,将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1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F1、源自4型禽腺病毒Pent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P、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2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F2和源自4型禽腺病毒Hex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H进行串联,得编码基因FAdV4:F1-P-F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基因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1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包括4型禽腺病毒Fiber1多个抗原表位的基因片段,以柔性linker间隔串联,化学合成所述的经密码子优化的编码DNA FAdV4:F1,如SEQ ID NO.2的1-348bp所示,对应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1-116aa所示;
所述源自4型禽腺病毒Pent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包括4型禽腺病毒Penton多个抗原表位的基因片段,以柔性linker间隔串联,化学合成所述的经密码子优化的编码DNA FAdV4:P,如SEQ ID NO.2的382-714bp所示,对应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128-238aa所示;
所述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2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包括4型禽腺病毒Fiber2多个抗原表位的基因片段,以柔性linker间隔串联,化学合成所述的经密码子优化的编码DNA FAdV4:F2,如SEQ ID NO.2的742-1077bp所示,对应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248-359aa所示;
所述源自4型禽腺病毒Hex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包括4型禽腺病毒Hexon多个抗原表位的基因片段,以柔性linker间隔串联,化学合成所述的经密码子优化的编码DNA FAdV4:H,如SEQ ID NO.2的1099-1404bp所示,对应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367-468aa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基因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连接方法是引入Nco I、NdeI、Hind III、XhoI、Bam HI五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到四种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包括:
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1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F1的上游引物含有Nco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含有Nde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ID NO.4所示;
源自4型禽腺病毒Pent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P的上游引物依次含有NdeI、Hind III、Xho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5所示,下游引物含有Bam H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6所示;
源自4型禽腺病毒Fiber2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F2的上游引物依次含有NdeI、Bam HI、Hind II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7所示,下游引物含有Xho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8所示;
源自4型禽腺病毒Hexon的多抗原表位串联蛋白的编码DNA FAdV4:H的上游引物依次含有NdeI、Bam HI、Xho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9所示,下游引物含有Hind II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如SEQ ID NO.10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2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