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8897.5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沈鑫涛;宁镓;于帅奇;苏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1;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疏浚 脱水 固化 系统 方法 | ||
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包括:消能沉杂池、第一格栅除污机、浓缩池、调节均化池、搅拌机、第二格栅除污机和板框压滤机,消能沉杂池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第一格栅除污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下方,第一格栅除污机与浓缩池连接,浓缩池与搅拌机连接,搅拌机与第二格栅除污机和调节均化池连接,第二格栅除污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板框压滤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在除杂的流程上进行了改进,增强其消能沉杂效果,避免损坏格栅除污机;根据流程的变化,对除杂系统的结构部件进行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底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环保疏浚底泥脱水固化施工工艺中,泥浆的除杂是生产线第一个工艺单元,也是保障整条生产线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如泥浆中杂质不能完全清除,会导致进料泵、板框压滤机滤板损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包括:消能沉杂池、第一格栅除污机、浓缩池、调节均化池、搅拌机、第二格栅除污机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消能沉杂池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下方,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与浓缩池连接,所述浓缩池与搅拌机连接,所述搅拌机与第二格栅除污机和调节均化池连接,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消能沉杂池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消能沉杂池包括:高压冲水喷头、链板除渣机、集渣斗、活动挡板和排泥管,所述高压冲水喷头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上下两端,所述链板除渣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末端,所述集渣斗设于链板除渣机的下方,所述活动挡板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的缺口处,所述排泥管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前端,所述消能沉杂池的下层区域设有第一格栅除污机。
进一步,所述链板除渣机包括:传送带、链板和出泥口,所述传送带上设有链板,所述传送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于出泥口内,所述出泥口设于链板除渣机的顶端,所述出泥口下方设有集渣斗。
进一步,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设于搅拌机的出口,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的道格栅间距为5mm。
进一步,所述高压冲水喷头与调节均化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挡板为锯齿形结构,所述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40的斜坡,所述消能沉杂池下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 20的斜坡。
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运输待清洁污泥,将疏浚底泥通过排泥管进入消能沉杂池内;
步骤2:上层消能沉杂池除杂,通过高压冲水喷头将泥浆杂质冲刷到末端,再通过末端的链板除渣机将杂质进行收集,同时通过新增的锯齿形活动挡板用于悬浮物的去除;
步骤3:下层消能沉杂池除杂,泥浆通过活动挡板来到下层,通过第一格栅除污机将细小的杂质进行除杂,泥浆在加速过程中进入浓缩池;
步骤4:沉淀浓缩转移,泥浆在浓缩池沉淀浓缩,通过供浆设备二次挖掘并输送至搅拌机,在搅拌机内增加清液;
步骤5:加入固化剂均匀搅拌后进入调节均化池,在进入均化池前通过第二格栅除污机进行二次搅拌,搅拌后泥浆进入调节均化池进行调节和均化反应;
步骤6:步骤5后,尾水进行处理,其他泥浆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后运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未经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