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0486.1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B61D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门 系统 自动 踏板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月台和车体,车体连接有若干个车厢,车厢开设有出入口,出入口设置有车门和踏板,踏板设置在车门内侧,车门与车厢滑动连接,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车厢转动连接;车门内侧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齿条,车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第二转轴还固定套设有半齿轮,半齿轮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车门还连接有驱动机构。本装置中当车门打开时可带动踏板自动放下,在车门关闭又可带动踏板自动收起,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踏板的开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往往会留有一定的间隙,但是会留给乘客一定的安全隐患,乘客上在上下车时容易将脚卡进缝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需要安装踏板,而踏板的安装可能会导致踏板与列车碰触,造成损失。
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和固定踏板分离,在车门关闭时踏板关闭,在车门打开时踏板亦打开。常规车门系统的铰链式下踏板打开或关闭需要电动控制或者气动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尤其开放式铰链结构易产生机械卡滞现象,设备故障率高,同时空间占用率高 ,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并列车行驶过程中,车体与踏板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和撞击,长期累积,容易对列车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包括月台和车体,所述车体连接有若干个车厢,所述车厢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设置有车门和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车门内侧,所述车门与所述车厢滑动连接,所述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车厢转动连接;所述车门内侧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车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还固定套设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车门还连接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车门使所述出入口闭合,此时,所述踏板与所述车门相互平行。
优选的,当所述车门使所述出入口打开时,所述半齿轮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所述踏板与所述月台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车厢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还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半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半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处于未啮合状态。
优选的,所述半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车门的长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的自动踏板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乘客下车时,车体停靠在月台一侧,此时,踏板和车门相互平行,驱动机构驱动车门打开,车门通过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半齿轮转动,此时半齿轮与第二齿轮处于未啮合状态;
S2:随着车门继续移动,从而带动半齿轮转动,当半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时,半齿轮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踏板转动;
S3:当车门完全打开时,此时半齿轮与第二齿轮断开啮合,踏板与月台相接触,从而方便车厢内的乘客下车工作;
S4:乘客下车完成后,驱动机构驱动车门关闭,车门带动踏板收起,从而使踏板和车门处于平行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0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活化水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及再生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医用低温保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