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323722.7 申请日: 202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14280311A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王保全 申请(专利权)人: 宏葵生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74 分类号: G01N33/74;G01N33/58;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35;G01N21/76
代理公司: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代理人: 李茜
地址: 250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氨基 末端 型利钠肽前体 纳米 微粒 化学 发光 检测 试剂盒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该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被有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粒;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NT‑proBNP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的特点。与常规检测NT‑proBNP的检测试剂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诊断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

背景技术

NT-proBNP是心室肌细胞分泌,通过心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的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不具有生物学活性,由肾脏清除。NT-proBNP的生物半衰期时间长,约90-120min,体外稳定性好。血中浓度与心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中的清除速度慢,能够准确反映心肌的缺血状态,反映心功水平。NT-proBNP在以往的研究中已被证实,可作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指标应用,用于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对心衰患者的危险度分级,预测心源性猝死,对心衰患者的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成分肯定了NT-proBNP作为心衰生物学标志物的重要价值,提出了NT-proBNP测定与心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准。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发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之一为心肌死亡(坏死、凋亡、自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基于此研究背景提示,NT-proBNP作为心衰及预后的一项独立检测指标,有可能在导致心衰发展的关键过程之中即具有浓度的变化指征。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群体中,多项研究表明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其血清水平已发生异常增高。下文中将详细介绍NT-proBNP与AMI的临床诊断的联系,以确认将NT-proBNP作为AMI诊断指标的重要意义。

现有的NT-proBNP检测试剂方法学众多,有酶联免疫(ELISA)、免疫荧光法等,随着临床检测的要求逐渐提高,迫切需要检测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宽,性能更加稳定的NT-proBNP检测试剂,以辅助临床诊断,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传统检测方法的试剂存在检测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具有更高灵敏度、稳定性更好的NT-proBNP检测试剂,利用超顺磁性的纳米磁微粒的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相比于市场传统方法学的试剂来说,更符合临床检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提高了试剂的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保证了试剂的特异性,此外蛋白稳定剂的优化以及血清阻断剂的使用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此外试剂具备宽线性范围,可以满足临床的需求,且整个体系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可适于临床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配套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NT-proBNP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包括:

包被有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粒;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具体为NT-proBNP单抗1G4。

优选的,所述磁性微粒的粒径为1μm。

优选的,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具体为NT-proBNP单抗8F10。

优选的,所述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中还包括:Tris缓冲液和化学发光底物AMPPD。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葵生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葵生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