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0411.7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健;陈卫群;程祥武;赵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高巍 |
地址: | 35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可控 分子筛 颗粒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稻壳炭:稻壳经收集、筛选、低温干燥后,在还原性气体和纯氧下进行炭化,炭化料冷却、除铁,得到稻壳炭;
2)制备硅酸盐/炭浆液:将步骤1)得到的稻壳炭与碱溶液混合,经湿法研磨再送入常压搅拌反应釜,并通入蒸汽或热水控制温度和物料浓度,得到硅酸盐/炭浆料;
3)制备炭分子筛凝胶:将步骤2)得到的硅酸盐/炭浆料与含有铝源的酸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控制反应pH至2.5~3.5,然后静置老化进行凝胶反应,得到炭分子筛凝胶;
4)制备炭分子筛原粉:将步骤3)得到的炭分子筛凝胶加到微酸溶液进行酸处理浸泡,期间鼓压缩空气均化,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热水洗涤、干燥,得到炭分子筛原粉;
5)制备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将步骤4)得到的炭分子筛原粉加入有机粘结剂溶液和无机粘结剂混合练泥,再经成型造粒、低温干燥定型,输送至通有还原性气体、水蒸汽、炭化尾气的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料经冷却、筛分后,得到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低温干燥温度为100~160℃,干燥后物料水分低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炭化控温为550~750℃,炭化时间为60~180min;炭化阶段还原性气体占总气氛体积浓度0.01~5%,纯氧占总气氛体积浓度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体选用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天然气、氢气的一种或几种,还原性气体的用量与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150~200:1(m3/t);所述纯氧纯度9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碱溶液为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溶液中含碱金属氧化物M2O;通入蒸汽或热水控制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1~6h;所述硅酸盐/炭浆料中硅酸盐的SiO2/M2O模数摩尔比为2.5~3.5,二氧化硅浓度为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湿法研磨采用滚筒式旋转釜,旋转釜中球磨球的体积量占旋转釜容积的20~50%,球磨球有规格为5~15mm;湿法研磨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铝源为铝酸钠、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中的一种,铝源占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35%,静置老化时间20h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微酸溶液的酸浓度为0.5~3.0%,酸处理时间为1~6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洗涤用热水温度为50~80℃,洗涤至产品pH大于4;干燥温度为100~160℃,烘干至粉料水分小于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径可控炭分子筛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有机粘结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5%;所述有机粘结剂选用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粘结剂选用凹凸棒土、硅藻土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干燥定型温度为80~160℃,烘干后颗粒水分在10%以内;
所述活化温度为750~950℃,活化时间为30~120min,活化气氛采用炭化尾气的充分燃烧的高温热风,并通入还原性气体和水蒸汽;水蒸汽的气氛浓度占总活化气的20~60%;活化阶段还原性气体占总气氛体积浓度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0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