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4568.9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磊;明瑞琪;陈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69;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肿瘤 细胞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捕获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采用细胞松弛素D处理循环肿瘤细胞,使循环肿瘤细胞的丝状肌动蛋白破坏。该检测方法通过改变循环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的力学性能,使处理后的肿瘤细胞的变形能起主导作用相比于黏附能,促进肿瘤细胞粘附于基底表面,进而提高肿瘤细胞的检测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步骤,成本低,不需要昂贵的试剂和设备,且该检测方法使用的细胞松弛素D对细胞活性并不会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捕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一种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在外周血液中扩散和存活的癌细胞, 在远距离的肿瘤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CTCs的检测和分离对于早期癌症诊断和预后非常重 要。此外,CTCs携带大量的病原体。通过检测后的CTCs分析,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随着 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纳米材料被引入作为检测CTCs的平台。具有纳米形态的基底表面由 于细胞与纳米结构表面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而有利于其细胞的粘附。利用这一功能,通过纳米 结构基底表面从血液样本中捕获CTCs进行癌症检测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重要方法。
目前,为了提高细胞捕获效率,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基底表面的设计,这包括选择基底 表面的纳米形态和改变表面的化学性质。
许多形状不同的纳米结构,如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管和纳米花等被用于分析它们在 实验中对细胞的捕获能力。这是利用具有纳米结构的基底表面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为细 胞在基底的黏附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
另一方面,改变基底的表面化学特性也可以提高细胞捕获效率。例如,在纳米结构表面 上修饰抗体或适配体,利用抗体/适配体涂层的纳米基底表面与CTCs上的细胞表面成分(例 如糖蛋白)之间存在增强的局部地形相互作用来提高捕获效率。
然而,在基底表面上设计精密的纳米图案往往需要繁琐的步骤或是昂贵的设备;对基底 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方法中抗体或适配体比较难于修饰到基底表面且修饰过程一般都较为复 杂;上述方法的细胞捕获效率还不够高,与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浓 度范围的细胞松弛素D使循环肿瘤细胞保持活性的同时软化,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采用 细胞松弛素D处理循环肿瘤细胞,使循环肿瘤细胞的丝状肌动蛋白破坏。
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效率,常用的方 法是设计基底表面的纳米形态或改变表面的化学性质。具体而言,各种形状的多种类型的纳 米结构,例如纳米柱/纳米线、纳米纤、纳米、纳米花和石墨烯氧化物,用于分析它们在实验 中对细胞的捕获能力。另一方面,改变基底的表面化学性质也可以提高细胞捕获效率。例如, 抗体或适配体在纳米结构表面上修饰以增强表面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在基底表面 上通过各种方法设计精密的纳米图案,比如等离子溅射、气相沉积、液相沉积和激光刻蚀等 不是需要严格苛刻的反应条件就是需要昂贵的原料和设备。而若想将抗体或适配体修饰到基 底表面,首先得对表面进行活性处理,其次是修饰偶联剂和链霉亲和素,最后通过与亲和素 的结合才能将抗体或适配体修饰到基底表面,这一系列修饰步骤繁琐且不易。然而,这些方 法的细胞捕获效率仍然不够高,并且,对于黏附到基底表面,CTCs本身有一定的阻力,上述 两个方向的方法使得CTCs的捕获效率不高,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捕获效率有待进一 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4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