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7978.7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婉;鲁飞;李静;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75 | 分类号: | H01M8/2475;H01M8/04007;H01M8/04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电动 客车 电池 散热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组件,包括呈方形机构的散热框体,所述散热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用于电池散热的散热机组,所述散热框体内部以中心点为圆点制成X‑Y坐标系,四组散热机组分别位于X‑Y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内,且每个散热机组在所对应的象限内能够独立移动,通过在散热框体内部设置四个运行的散热机组,且四个散热机组散热过程中互不干涉,独立运行,不仅增大了对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中电池组件的散热面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该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的散热稳定性,同时,四个散热机组在散热框体内的位置能够调整,使该散热组件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电池组件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动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产业作为排放贡献第三的产业,需要先行一步,低碳化和电动化是全球能源与交通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汽车清洁化、智能化变革愈演愈烈,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全面发展的“三纵”战略,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其他两种技术路线具有零排放、效率高、运行平稳、耐低温、续航稳定等诸多优点。
因此,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中对电池组件的散热通常是一体散热,散热位固定,散热作用区域小,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组件,通过在散热框体内部设置四个运行的散热机组,且四个散热机组散热过程中互不干涉,独立运行,不仅增大了对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中电池组件的散热面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该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的散热稳定性,同时,四个散热机组在散热框体内的位置能够调整,使该散热组件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电池组件进行散热。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实现对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中电池组件的大范围移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2)如何实现对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中电池组件的不同散热位置的调整,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组件散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组件,包括呈方形机构的散热框体;
所述散热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用于电池散热的散热机组;
所述散热框体内部以中心点为圆点制成X-Y坐标系,四组散热机组分别位于X-Y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内,且每个散热机组在所对应的象限内能够独立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框体的四周内壁均向内凹形成C型槽结构;
所述散热框体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两条条形支撑架,所述条形支撑架上开设有十字型槽口,每条所述十字型槽口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十字滑块,每个所述十字滑块的外侧与散热机组的机组固定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框体内部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散热机组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输出轴上套接有呈“蝴蝶结”状的传送块,所述传送块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臂,且两侧的连接臂远离传送块的一端均铰接有导向块;
所述导向块的两端与两条条形支撑架上的十字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臂与导向块的连接点位于导向块侧面的中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块在水平方向上关于散热框体的水平方向中线对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组的机组固定板两侧固定设置有机组支撑块,所述机组支撑块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框体的内壁上;
两个所述机组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散热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