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忆阻器及其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968.3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3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蕊;夏剑;缪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江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胡秋萍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忆阻器 及其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忆阻器及其调控方法,其调控方法包括:在底电极上形成原始薄膜,所述原始薄膜为包括含In和Se的化合物薄膜;通过氧等离子体工艺对所述原始薄膜进行处理,将原始薄膜表层氧化为氧化层,形成阻变层,所述阻变层包括氧化层和剩余的原始薄膜;在所述阻变层上制备顶电极,形成忆阻器;其中,在形成阻变层期间,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调控阻变层内导电细丝的形态,改变忆阻器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本申请可以基于一种材料,通过改变器件制备期间的工艺参数,得到不同性能的忆阻器,基于同一种材料实现忆阻器的多功能调控,有利于简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忆阻器及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忆阻器,是一种基于“记忆”外加电压或电流历史而动态改变其内部电阻状态的电阻开关。自2008年惠普实验室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忆阻器模型的存在后,忆阻器迅速得到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忆阻器凭借其简单的结构、高存储密度、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成为半导体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报道的阻变式忆阻器依据阻变特性来分类主要有两类: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对于非易失性忆阻器,可用于信息存储和模拟长时突触可塑性等。对于易失性忆阻器,可用于模拟神经元的工作过程,短时突触可塑性,适用于大规模的选择器阵列。然而,目前制备非易失性忆阻器和易失性忆阻器时,需选择完全不同的阻变层材料制备,即目前报道的忆阻器多为单一功能器件,多功能的实现需要同其它材料或者器件进行结合,这会导致在大规模集成中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工艺。因此,如何基于同种材料、简单的结构实现非易失性和易失性的功能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忆阻器及其调控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忆阻器功能单一且难以调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忆阻器的调控方法,其包括:
在底电极上形成原始薄膜,所述原始薄膜为包括含In和Se的化合物薄膜;
通过氧等离子体工艺对所述原始薄膜进行处理,将原始薄膜表层氧化为氧化层,形成阻变层,所述阻变层包括氧化层和剩余的原始薄膜;
在所述阻变层上制备顶电极,形成忆阻器;
其中,在形成阻变层期间,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调控阻变层内导电细丝的形态,改变忆阻器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
优选地,所述原始薄膜包括InSe、In2Se3或其中间过渡态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调控阻变层内导电细丝的形态,改变忆阻器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包括:
当预形成易失性忆阻器时,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形成的氧化层和剩余的原始薄膜的厚度比小于1;
当预形成非易失性忆阻器时,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形成的氧化层和剩余的原始薄膜的厚度比大于1。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氧等离子体工艺的处理参数,调控阻变层内导电细丝的形态,包括:
当预形成易失性忆阻器时,缩短工艺时长,减小氧化层的厚度;
当预形成非易失性忆阻器时,加长工艺时长,增加氧化层的厚度。
优选地,
在氧等离子工艺之前,原始薄膜的厚度范围为6-20nm,在氧等离子工艺期间,设置氧等离子体工艺压强范围为10-30Pa,工艺功率范围为20-60W;
当预形成易失性忆阻器时,控制工艺时长范围为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江城实验室,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江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