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结构离合器压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9809.9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韦任麒;罗伟钊;陶珍贞;张佳;黄勇;秦忠玉;胡汝凯;甘桂东;易济武;郑茂;梁广才;迟涵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0 | 分类号: | F16D13/70;F16D13/7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结构 离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离合器压盘,属于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技术领域,包括压盘本体,所述压盘本体上呈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上同一分布圆设有横截面一致的齿顶凸台,并在散热筋及小散热筋两两之间设置有在压盘本体径向方向贯通的通风槽,不会产生通风阻力,使之具有扰流效果,增加空气从压盘表面流过的速度,加速热交换,使其在表面积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具有优秀的散热能力,解决了散热与强度的矛盾,由于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上的齿顶凸台的截面形状相同、处在同一分布圆,具有方便对离合器压盘加工生产,提高对离合器压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离合器压盘。
背景技术
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分离与接合,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断开。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由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一轴转速不一致,会产生摩擦直至二者同步。该过程会在飞轮面、压盘面以及摩擦片上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持续增加,温度将相应升高,导致飞轮、压盘、摩擦片过热,造成烧蚀、变形等故障。
为解决该问题,现行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增加压盘热容量即增加压盘重量,减缓温升速度;一是通过增加表面积加快散热速度。然而,受限于安装空间,压盘重量只能有限增加,而大幅增加表面积则会影响机械强度。两种方法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如何平衡是行业内的一个难题。
所以,现有技术中,为了对增加离合器压盘的散热效果,公开号为“CN206682185U”的一种散热离合器压盘和离合器 ,该散热离合器压盘和离合器,包括压盘本体,以及设于压盘本体上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间隔交替,间隔形成散热通道,使得散热通道的通风空间大且尽量不牺牲压盘本体的表面承力面积,较好地平衡了离合器的散热性能与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固性等性能质变,但是该产品在生产时,由于第一凸块上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以及第二凸块上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的高度和宽度都不一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其铸造模具的精度要求高,且不易加工,降低对压盘的生产效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内外两侧分别呈宽窄结构交错设置在对压盘散热时,对于散热通道的风流造成一定阻力,从而影响了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离合器压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结构离合器压盘,包括压盘本体,所述压盘本体的外壁上圆周方向等距设有若干个耳部凸台,所述压盘本体上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所述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之间相互间隔形成有与压盘本体内圈贯通且尺寸一致的通风槽;
所述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上同一分布圆设有横截面一致的齿顶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本体的承载面通过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的设置呈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散热筋和小散热筋均呈外侧宽内侧窄且径向方向延伸设于压盘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小散热筋上的齿顶凸台包括内侧斜面和外侧斜面,所述内侧斜面的顶端与所述外侧斜面的顶端相接呈锥形,所述齿顶凸台内侧呈环形设有与内侧斜面的底端连接的弧面,所述齿顶凸台外侧环形设有与外侧斜面底部相连接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散热筋上的齿顶凸台包括与第二外侧斜面和第二内侧斜面,所述第二外侧斜面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内侧斜面的顶部相接呈锥形,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内侧斜面底端相连接,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外侧斜面相连接,第二斜面与第二平面内缘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斜面的内缘与弧面的内缘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等高,其中一组所述大散热筋上设置的第二平面设有插接有限位销的限位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本体周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通风槽的两端窄与于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