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立加装夹实现伸缩油缸用杆头组件加工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3840.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宇岐;铁钟;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1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立加装夹 实现 伸缩 油缸用杆头 组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杆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双立加装夹实现伸缩油缸用杆头组件加工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下料:将钢长方棒切割成加工所需要的方棒工件;铣:对方棒工件的五个面进行铣面操作,得到杆头工件;多面立加装夹:以杆头工件中心为基准,利用多面立加装夹设备对杆头工件进行装夹;单面立加装夹:以杆头工件中心为基准,利用单面立加装夹设备对杆头工件进行装夹。本发明中单面立加装夹设备和多面立加装夹设备均以工件的凸台或者凹台圆心作为基准点,避免了铣面尺寸公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而且单面定位板与多面定位板相适配,并以同个基准面进行加工,避免了基准面不一和减少了重复装夹带来的加工精度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双立加装夹实现伸缩油缸用杆头组件加工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杆头组件是工程机械伸缩液压油缸的核心构件之一,主要用于起重机上,通过油压为起重机伸缩臂提供动力;杆头组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高精度要求零件,其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起重机伸缩油缸油压是否稳定,油路是否顺畅,若精度达不到要求会导致漏油、平衡阀失效、屈臂等严重后果。
现有技术中中,杆头组件采用多次装夹定位加工,加工流程长,加工精度低,废品率高,其中,杆头组件是一种复杂不规则高精度要求零件,涉及到铣、车、钻、焊、磨等工序,工艺路线长,加工难度大,而加工难点主要为:加工面多,现有技术中路线每次装夹只能加工一个面,重复装夹以及原装夹方式带来各孔位相对阀芯孔距离精度无法达到;阀芯孔尺寸为杆头组件最重要质量指标,现有技术中阀芯孔精镗和倒角使用平口钳装夹,平口钳在每次装夹锁死后工件位置会有角度偏差,精镗和倒角时最大会导致1mm偏移,易造成阀芯孔和倒角位置偏移,导致装配切密封件问题,无法保证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摇臂钻使用辅助工装孔位模板固定在工件表面,然后目视对准孔中心点位后再进行钻孔,由于孔位模板装夹误差和人员目视偏差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孔位尺寸超差;据统计,孔心尺寸偏差最大可达0.58mm。存在质量不合格风险。且原杆头组件工艺摇臂钻需6个面均加工,装夹次数多,加工时间长,需4台设备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立加装夹实现伸缩油缸用杆头组件加工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基于双立加装夹实现伸缩油缸用杆头组件加工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下料:将钢长方棒切割成加工所需要的方棒工件;
S2、铣:对方棒工件的五个面进行铣面操作,得到杆头工件;
S3、普车:车出杆头工件的台部;
S4、第一次钻孔:钻阀芯孔;
S5、多面立加装夹:以杆头工件中心为基准,利用多面立加装夹设备对杆头工件进行装夹;
S6、第二次钻孔:对杆头工件进行钻孔;
S7、去毛刺:去除杆头工件产生的飞边毛刺和残屑;
S8、焊接:焊接杆头外部子件;
S9、打磨:对焊接的外部子件进行打磨;
S10、单面立加装夹:以杆头工件中心为基准,利用单面立加装夹设备对杆头工件进行装夹,并利用磨床对阀芯孔的油封面进行打磨;
S11、清洗包装:清洗杆头工件上的残留品,并将杆头工件浸泡在防锈油中,进行防锈处理,然后包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的台部包括凸台和凹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3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