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7748.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左付山;钱宇清;严岑颖;雷子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徐莉娟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信息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中控台上的旋转式车联网中控屏,旋转式车联网中控屏包括旋转式安装架、控制子屏、角度调节器、锁紧器和散热机构,旋转式安装架由侧盘、内柱和引线杆组成,侧盘分设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侧盘边缘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凸齿且外侧啮合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汽车控制台的表面,内柱的内部形成有内腔且两端与两组侧盘的内壁相连接,内柱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四组安装口,引线杆设置有两组且安装于两组侧盘的外侧,控制子屏分设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四组安装口内。本发明旋转式中控屏信息传输的方式为通过四组控制子屏对汽车部件进行区分式传输和控制,提高车联网信息传输控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车联网的概念源于物联网,即车辆物联网,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车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等全方位网络链接,主要实现了“三网融合”,即将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进行融合。车联网是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车辆网信息传输需要通过专门的通信载体进行操作,多为汽车中控屏。
然而,现有的车联网信息传输用中控屏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车载中控屏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简单的平板结构,车联网信息传输系统多集成于中控屏内部,而车联网信息传输系统通常需要对车辆各部件进行信息传输和控制,这就导致了操作的精确度不足且界面操作复杂不方便;(2)用于对车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和控制的工作量大,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机体散热困难的问题。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载中控屏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简单的平板结构,车联网信息传输系统多集成于中控屏内部,而车联网信息传输系统通常需要对车辆各部件进行信息传输和控制,这就导致了操作的精确度不足且界面操作复杂不方便,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联网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中控台上的旋转式车联网中控屏,所述旋转式车联网中控屏包括旋转式安装架、控制子屏、角度调节器、锁紧器和散热机构,所述旋转式安装架由侧盘、内柱和引线杆组成,所述侧盘分设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所述侧盘边缘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凸齿且外侧啮合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汽车控制台的表面,所述内柱的内部形成有内腔且两端与两组侧盘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内柱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四组安装口,所述引线杆设置有两组且安装于两组侧盘的外侧,所述控制子屏分设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四组安装口内,所述角度调节器安装于安装口内且动力输出端与控制子屏的背面相连接,所述锁紧器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相邻两组安装口之间,所述锁紧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组控制子屏的边缘相接触,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内置于内腔内的散热筒和位于外侧的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通过管道与散热筒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线杆的外端与汽车中控台转动连接,所述引线杆的内部形成有内腔且外端与散热风机相连接,所述引线杆的表面开设有穿线口,所述穿线口内引入有线路,所述线路的内端与控制子屏相连接,所述散热筒内置于引线杆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