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冷却装置及连杆衬套自动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4404.1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焦晓;王军;孙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6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冷却 装置 连杆 衬套 自动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件冷却装置及连杆衬套自动冷却系统,涉及工件冷却技术领域,包括:框架主体、驱动冷却构件、上料构件和下料构件;通过上料抓取部将待冷却工件抓取,上料抓取部将抓取的待冷却工件放入到液氮槽中进行冷却,且由于驱动冷却构件带动液氮槽转动,使液氮槽中的工件转动到下料抓取部的下方,下料抓取部将冷却后的工件抓取,下料驱动部带动下料抓取部移动,将抓取到工件放入到下料工作台上,完成自动化工件冷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液态氮气温度较低,与皮肤接触可致冻伤,压装衬套操作时危险性较大,且人工操作效率低,生产成本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冷却装置及连杆衬套自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连杆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引发了众多关注。连杆衬套与连杆小头孔过盈配合是连杆加工工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国内已开始采用双金属铜基卷制衬套,一般需要过盈配合时,用采用变温装配法,避免采用常温装配法。现阶段变温装配法常用技术是衬套冷却或将连杆小头加热,使过盈量在短时间内缩小或两者间形成间隙。一般情况下国内采用衬套冷却方法是液氮冷却,在常压下,液态氮气温度为﹣196℃,利用液氮冷却可以使衬套恢复室温时应力重新分布均匀,但是由于液氮环境的特殊性,现阶段连杆衬套冷却后装配大多采用人工,无法实现连杆加工工艺整体自动化。
但是,由于液态氮气温度较低,与皮肤接触可致冻伤,压装衬套操作时危险性较大,且人工操作效率低,生产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冷却装置及连杆衬套自动冷却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液态氮气温度较低,与皮肤接触可致冻伤,压装衬套操作时危险性较大,且人工操作效率低,生产成本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工件冷却装置,包括:框架主体、驱动冷却构件、上料构件和下料构件;
所述驱动冷却构件、所述上料构件和所述下料构件均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所述驱动冷却构件配置为能够带动液氮槽转动;
所述上料构件具有上料抓取部和上料驱动部,所述上料抓取部用于抓取工作台上的待冷却工件,所述上料驱动部与所述上料抓取部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驱动部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上料抓取部移动,以使待冷却工件放入到所述液氮槽中;
所述下料构件具有下料抓取部和下料驱动部,所述下料抓取部用于抓取所述液氮槽中的工件,所述下料驱动部与所述下料抓取部传动连接,所述下料驱动部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下料抓取部移动,以使抓取的工件从所述液氮槽中拿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料驱动部包括上料支架和上料驱动气缸;
所述上料支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所述上料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上料抓取部连接,所述上料驱动气缸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上料抓取部升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料驱动部还包括上料转动板和上料摆动缸;
所述上料摆动缸安装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摆动缸连接,所述上料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所述上料摆动缸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上料驱动气缸相对于所述上料支架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下料驱动部包括下料支架和下料驱动气缸;
所述下料支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所述下料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下料抓取部连接,所述下料驱动气缸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下料抓取部升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