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1949.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康鸿;黄加周;赵峰;钟景军;李晓雄;周建刚;杨小祥;刘永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王桂霞;周晓娜 |
地址: | 40008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lft 复合材料 浸润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用于将玻璃纤维浸润在熔融树脂内,包括浸润模具,所述浸润模具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个侧壁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个侧壁具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凹陷部分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陷部分相对围合成用于容纳熔融树脂的浸润槽,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凸出部分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凸出部分相对围合成挤压间隙,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还围合成连通所述浸润槽与外部的纤维入口和纤维出口,所述纤维入口和纤维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浸润槽的两端,所述第二盖板还设有连通所述纤维入口与外界的树脂入口。本发明的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可以克服现有的浸润装置中玻璃纤维易断或树脂对玻璃纤维浸润不充分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改性造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颗粒复合材料简称LFT-G(Long Fiber ReinforcedThermoplastic Granules),是一种新型高级轻量化复合材料,目前已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器设备、通讯、体育器械、工业产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LFT-G粒料的生产主要以熔融浸润法为主,将纤维浸入熔融的树脂内,使树脂包覆并浸润纤维,冷却后对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颗粒状。该技术的核心在于熔融树脂能否对纤维进行充分快速的浸润,因此浸渍装置的结构设计成为实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颗粒浸渍效果的关键装置。在浸润模具中一般通过张紧辊来使纤维分散并张紧,但张紧辊在模具内不便调整且机械结构复杂,模具内的纤维受到的张力难以控制,易造成断纤及树脂浸润不良现象;另外,由于浸润槽的截面一般为圆形,旧树脂容易在底部积累,旧树脂在浸润槽内被加热在高温下易烧糊、碳化,影响产品浸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可以克服现有的浸润装置中玻璃纤维易断或树脂对玻璃纤维浸润不充分的缺点。
本发明的用于制备LFT-G复合材料的浸润装置,用于将玻璃纤维浸润在熔融树脂内,包括浸润模具,所述浸润模具包括: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个侧壁具有第一凹凸结构;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个侧壁具有第二凹凸结构;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凹陷部分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陷部分相对围合成用于容纳熔融树脂的浸润槽,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凸出部分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凸出部分相对围合成挤压间隙,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还围合成连通所述浸润槽与外部的纤维入口和纤维出口,所述纤维入口和纤维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浸润槽的两端,所述第二盖板还设有连通所述纤维入口与外界的树脂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波浪形结构具有多个波峰和波谷,波浪形结构的长度位于玻璃纤维的输送方向上,波浪形的宽度的方向与长度的方向垂直,且第二凹凸结构的多个波峰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多个波峰一一对应形成多个所述挤压间隙,第二凹凸结构的多个波谷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多个波谷一一对应形成多个所述浸润槽,且所述挤压间隙可连通两个相邻的浸润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