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4385.4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郜欣欣;王维鹏;张健;赵军;乔屹;冯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7/266 | 分类号: | F02C7/266;F02C7/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路 冷却 火电 | ||
1.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电极(1)、弹簧(2)、壳体(3)、第一绝缘管(4)、第二绝缘管(5)、中心电极(6)和衬套(7);
所述侧电极(1)与所述壳体(3)对接形成点火电嘴外层型壳;
所述壳体(3)的前端为对接端,且对接端外环面上开有多个轴向进气通槽(3a),使得所述点火电嘴外层型壳的外侧与内侧之间连通;所述侧电极(1)的后端为对接端,所述侧电极(1)的前端开有多个出气通孔(1a),使得所述点火电嘴外层型壳的内侧与燃烧室连通;
所述第一绝缘管(4)同轴设置在点火电嘴外层型壳内,且所述第一绝缘管(4)与点火电嘴外层型壳之间存在第一间隙(8);
所述进气通槽(3a)、所述第一间隙(8)和所述出气通孔(1a)构成第一冷却通路;
所述第一绝缘管(4)的前端与所述侧电极(1)的内侧为型面配合,所述壳体(3)与所述第一绝缘管(4)之间设置有弹簧(2),对第一绝缘管(4)形成弹性轴向预紧力,使得第一绝缘管(4)压紧在所述侧电极(1)的内侧,所述第一绝缘管(4)的后端位于所述点火电嘴外层型壳内;
所述第二绝缘管(5)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绝缘管(4)内,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绝缘管(5)的后端位于所述点火电嘴外层型壳内,且同轴设置;
所述衬套(7)同轴设置在壳体(3)与第二绝缘管之间,且所述壳体(3)、衬套(7)以及第二绝缘管(5)的后端固定为一体;
所述中心电极(6)的前端与所述第一绝缘管(4)滑动配合,且所述中心电极(6)与所述第一绝缘管(4)同轴设置;所述中心电极(6)后部插装在所述第二绝缘管(5)内,且同轴固定为一体;
所述第二绝缘管(5)与所述第一绝缘管(4)之间存在第二间隙(9),所述第二绝缘管(5)与所述壳体(3)之间存在第三间隙(10);
所述中心电极(6)的前端开有中心通道(6a),所述中心通道(6a)连通所述第二间隙与燃烧室;
所述壳体(3)轴向上距离对接端一定距离处,开有多个进气通孔(3b),使得所述点火电嘴外层型壳的外侧与所述第三间隙(10)之间连通;
所述进气通孔(3b)、第三间隙(10)、第二间隙(9)和中心通道(6a)构成第二冷却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的前端形成外锥面,与所述侧电极的内侧锥面形成型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与壳体对接面之间为焊接固定。可通过氩弧焊接、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多个轴向进气通槽均为矩形截面通槽,且均布在圆周上;更进一步的,进气通槽数量为4~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多个进气通孔均为圆形截面通孔,且均布在圆周上;更进一步的,进气通孔数量为4~8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气通孔与进气通槽之间的距离为15~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的前端形成多个出气通孔,且多个出气通孔环向均匀分布。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的出气方向呈辐射向外的方向,并与侧电极的轴向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20°~90°。使得出气不干涉到侧电极与中心电极的火花。更进一步的,出气通孔数量为8~14个。更进一步的,出气通孔均为圆形截面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路冷却的点火电嘴,其特征在于:出气通道由中心通道(6a)和辐射通道(6b)构成,所述中心通道连通燃烧室,所述辐射通道连通第二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3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径向定位码盘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多组份气体采集分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