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厚度工件的夹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0532.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马克·米尔纳;安东尼·齐思曼;迈克尔·韦斯莱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装配系统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18 | 分类号: | B41F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新加坡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工件 夹持 系统 | ||
描述了一种夹持基本上呈平面状的工件的同时提供厚度变化提供补偿的方法。在该过程中,在施加夹紧力之前将工件过驱动至夹紧构件中,并测量夹紧构件在施加夹紧力前后的位置。然后使用上述测量值控制工装台的补偿运动并可选地控制输送轨道的最终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上呈平面状的工件的夹持方法和一种在印刷操作中向基本上呈平面状的工件施加印刷介质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工业丝网印刷机通过使用斜角刮刀或刮板将导电印刷介质涂遍张紧的印刷丝网(有时称为掩膜或模板)中的开孔图案,将诸如焊膏、银浆或导电油墨之类的导电印刷介质施加到诸如电路板之类的平面状工件上。同样的机器也可用于将诸如胶水或其他粘合剂之类的某些非导电介质印刷到工件上。
为了在印刷过程中固定工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移动,可以从“顶部夹紧”该工件,使得工件的前边缘和后边缘被结合在输送系统内的顶板上的弹簧钢箔夹持。
通常,采用气动缸将顶板向下局部驱动至工件的顶部上,并采用电子压力调节来控制施加到其上的夹紧压力。
然后,将工件向上驱动至印刷高度,使得工件接触印刷丝网的下侧,然后可以开始印刷操作,其中经由印刷丝网将印刷介质施加到工件上。
然而,这种已知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即工件厚度的变化可能对印刷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举例来说,由于制造公差,板件供应商通常会遵循标称厚度±10%变化。比该标称厚度更薄的工件最终可能会位于略低于最佳印刷高度的竖直位置,从而产生通常所说的“印刷间隙”。比标称厚度厚的工件最终可能会位于略高于最佳印刷高度的竖直位置,从而产生通常所说的“负印刷间隙”。一般,“负印刷间隙”的存在优于印刷间隙,因为在负印刷间隙的情况下,工件和印刷丝网之间至少存在接触。然而,在不对印刷质量和产率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不对工件和印刷丝网中的至少一个可能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大的负印刷间隙是有限制的。
工件厚度的微小变化可以使用偏移进行补偿,以促成负印刷间隙,从而将工件少量地过驱动(overdriven)至模板中,以确保在印刷丝网下侧和工件上表面(称为“上侧”)之间形成衬垫。例如,1.0mm的标称工件厚度将只会发生±0.1mm的变化,使用这种负印刷间隙将可能适应这种变化。
然而,随着标称工件厚度的增加,变化量也会增加,因为公差以百分比计算。例如,6.0mm的标称工件厚度将会出现±0.6mm的相对较大的变化,使用负印刷间隙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较大变化的工件厚度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印刷间隙控制,进而造成产率不良。
本发明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的印刷工艺。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标是通过将传统的工件夹紧工艺调整为包括“过驱动”步骤而实现的,这一步骤是通过在夹紧过程中测量夹紧支架和轨道支架的相对高度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本上呈平面状的工件的夹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工件支撑和夹持组件,该工件支撑和夹持组件包括以下部件:
工装,其包括工装台和至少一个接合构件,该至少一个接合构件具有适于支撑工件下侧的上表面,
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其包括用于从传送系统接收工件的相应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以及
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其包括用于向工件施加夹持力的相应的第一接触边缘和第二接触边缘,
上述部件全部都能够相对于其他部件竖直(vertically)移动;
ii)将工件定位在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上,其中,工装位于工件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装配系统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先进装配系统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的多功能移动智能设备及应用其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