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融雪路面导电通路率的拌和站和拌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4585.3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倩;刘凯;吴少鹏;刘全涛;成浩;何筱晗;王璐;张玄成;黄沐阳;笪艺;童健航;赵俊仁;汪师培;丁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26 | 分类号: | E01C7/26;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融雪 路面 导电 通路 拌和 方法 | ||
1.一种提高融雪路面导电通路率的拌和站,包括粉料输送管道(1)、电磁搅拌缸(2)、成品储料仓(3)、骨料出料口(4)、石墨输送管道(5)、钢纤维退磁器(6)、钢纤维运输管道(7)、钢纤维搅拌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搅拌缸(2)、石墨输送管道(5)、钢纤维退磁器(6)和钢纤维搅拌缸(8)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所述钢纤维运输管道(7)连通钢纤维搅拌缸(8),并从右向左横穿钢纤维退磁器(6)中部,钢纤维运输管道(7)的末端安装在电磁搅拌缸(2)一侧上方,所述石墨输送管道(5)位于钢纤维运输管道(7)的上方,并与钢纤维运输管道(7)连通,所述骨料出料口(4)位于粉料输送管道(1)和钢纤维运输管道(7)的末端上方,所述成品储料仓(3)位于电磁搅拌缸(2)下方;所述电磁搅拌缸(2)包括搅拌缸缸体(2-1)、电磁铁(2-2)、搅拌缸正极电极板(2-3)、沥青喷射装置(2-4)、搅拌装置(2-5)、搅拌缸负极电极板(2-6)、沥青输送管道(2-7)和沥青储存桶(2-8),所述搅拌装置(2-5)安装在搅拌缸缸体(2-1)内部,电磁铁(2-2)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安装在搅拌缸缸体(2-1)左右两侧,搅拌缸正极电极板(2-3)和搅拌缸负极电极板(2-6)分别安装在搅拌缸缸体(2-1)前、后内壁,沥青储存桶(2-8)安装在搅拌缸缸体(2-1)右侧,并与沥青输送管道(2-7)的前端相连通,沥青喷射装置(2-4)安装在沥青输送管道(2-7)上方,并与沥青输送管道(2-7)的末端部分相连通;所述石墨输送管道(5)包括螺旋搅拌器(5-1)和石墨输送管道外壳(5-2),所述螺旋搅拌器(5-1)安装在石墨输送管道外壳(5-2)内部,且螺旋搅拌器(5-1)和石墨输送管道外壳(5-2)均为绝缘体;所述钢纤维搅拌缸(8)包括钢纤维搅拌缸缸体(8-1)和钢纤维螺旋搅拌器(8-2),所述钢纤维螺旋搅拌器(8-2)安装在钢纤维搅拌缸缸体(8-1)内部;所述成品储料仓(3)包括成品储料仓仓体(3-1)、储料仓正极电极板(3-2)、储料仓负极电极板(3-3)、隔板(3-4)和发热管(3-5),所述储料仓正极电极板(3-2)、储料仓负极电极板(3-3)分别安装在成品储料仓仓体(3-1)前、后侧内壁,隔板(3-4)从左向右等距安装在成品储料仓仓体(3-1)内部,所述发热管(3-5)嵌入隔板(3-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融雪路面导电通路率的拌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搅拌缸(2)、成品储料仓(3)的磁场强度能够使钢纤维平行于磁感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融雪路面导电通路率的拌和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拌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沥青标号和高温动力粘度,根据石墨、钢纤维所受安培力和粘滞阻力,计算沥青高温动力粘度和沥青密度,最终确定电磁搅拌缸的搅拌温度和成品储料仓的温度;
S2:石墨通过石墨输送管道内的螺旋搅拌器运送,开启钢纤维退磁器,同时钢纤维经钢纤维搅拌缸搅拌后进入钢纤维运输管道,再运送至石墨输送管道连通处,进行钢纤维和石墨的预桥接;
S3:输送一批预桥接后的钢纤维和石墨至电磁搅拌缸后,关闭钢纤维运输管道和石墨输送管道,开启电磁搅拌缸的电磁铁0.5~1min;
S4:开启搅拌缸正极电极板和搅拌缸负极电极板,向电磁搅拌缸通入电流5~8min后开启沥青喷射装置;
S5:开启电磁搅拌缸的搅拌装置进行拌和,再开启粉料输送管道,并开启骨料出料口投放骨料,继续拌和;
S6:开启钢纤维运输管道和石墨输送管道,重复S4至S7的步骤,直至完成所需的自融雪融雪沥青混凝土的制备量;
S7:开启电磁搅拌缸的投放板,将制备好的自融雪融雪沥青混凝土投放至成品储料仓储存,开启成品储料仓的储料仓正极电极板和储料仓负极电极板,通入电流5~8min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融雪路面导电通路率的拌和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融雪沥青混凝土中钢纤维长度为7mm~9mm,掺量为2%~6%,石墨为半径为2mm~8mm的鳞片石墨,掺量为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5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打包的加固型周转箱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麦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