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带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4716.X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毕晓伟;李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慧利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40 | 分类号: | B23K35/40;B21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韩凤颖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工艺 | ||
1.一种钢带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U”型方式,将钢带依次经过15道次成型装置成型,根据钢带变形量的要求,利用各成型装置的调节装置分别进行轧辊模具孔型调整,使得钢带充分变形,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经过1道次,对钢带边部进行弯曲,使边缘翘起,弯曲角度为42°-48°,弯曲半径为R2mm-2.5mm;
第二步,经过2道次,对钢带边缘及中部同时弯曲,分解弯曲角度为100°-105°,边缘半径R2.6mm-2.75mm,中间部分弯曲半径为R5.5mm-R6mm;
第三步,经过3道次,对钢带中部进一步进行弯曲,弯曲角度为140°-150°,弯曲半径为R3.6mm-R4.6mm;
第四步,经过4道次,对边缘进行弯曲,弯曲半径2.5mm-2.75mm,弯曲角度165°-167°,同时对第三道次成型的钢带中部进行弯曲,弯曲半径为不变,但是要把原来一整段圆弧改为两段,第一段166°-168°,圆弧中心偏离对称中心0.3mm-0.4mm;第二段122°-125°,圆弧中心偏离对称中心0.5mm-0.6mm;钢带开始往“U”型方向变形;
第五步,经过5道次,继续对第四道次轧制的钢带中部进行弯曲,将第一段半径轧制成趋近边缘部分的半径,将上道次的第二段弯曲成半径R4.2mm-R4.5mm,钢带开始往“C”型方向变形;
第六步,往钢带“C”型槽内加粉,并经过6道次,使钢带形状保持“C”型;
第七步,经过7-10道次,对钢带边部进行弯曲,弯曲角度逐渐增大,范围为128°-132°;弯曲半径逐渐减小,范围为R2.7mm-R2.9mm,并对钢带中部进一步进行弯曲,弯曲角度逐渐增大,范围为126°-129°;弯曲半径逐渐减小,范围为2.9mm-3.1mm;
第八步,对钢带进行11-15道次,通过双半径孔径型成型机,钢带逐渐接近“o”型,达到焊接的理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对钢带“C”型槽内加粉采用加粉器(16),所述加粉器(1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不进行变形、用于稳定钢带的压辊(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从1道次到5道次依次采用立辊成型机一(1)、立辊成型机二(2)、平辊成型机一(3)、立辊成型机三(4)、平辊成型机二(5)、平辊成型机三(6)、立辊成型机四(7)、平辊成型机四(8)、立辊成型机五(9)、平辊成型机五(10)、立辊成型机六(11)、平辊成型机六(12)、立辊成型机七(13)、平辊成型机七(14)和立辊成型机八(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成型机一(1)、立辊成型机二(2)、立辊成型机三(4)、立辊成型机四(7)、立辊成型机五(9)、立辊成型机六(11)、立辊成型机七(13)和立辊成型机八(15)均连接有驱动装置,且下轧辊固定,上轧辊具备上下调节和前后调节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成型机一(3)、平辊成型机二(5)、平辊成型机三(6)、平辊成型机四(8)、平辊成型机五(10)、平辊成型机六(12)和平辊成型机七(14)均无动力驱动,平轧辊具备前后移动和单独上下调节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慧利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慧利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47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