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1813.3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远光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70;A61P31/04;A61P31/10;A61P29/00;A61P17/00;A61P43/00;D06M11/79;D06M11/44;A61K33/30;A61K33/12;A61K33/10;A61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保健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光素,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玉石15~35份,砭石20~40份,二氧化硅矿石20~35份和氧化锌10~25份。本发明加入的氧化锌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与玉石、砭石和二氧化硅配合使用后,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的杀菌抑菌效果,同时提高了生物光素的消臭效果。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光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99%,洗后10次消臭率≥70%,远红外辐射率≥0.8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光素是一种全新的医用生物功能性复合材料,是生物医用光量子非晶体等多种技术的结晶产物,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在祖国传统的医学宝库里,玉石可入药,它性平味甘,有除烦止渴,养神明目,定心定睛,滋长毛发,助声喉等功能。据矿物医学研究证明:玉石具有高强度的电子,电子衍射能释放出足以影响人体的生物电,刺激内分泌,调节新陈代谢的巨大能量,玉石还具有特殊的光电效应,在切削、研磨和抛光过程中形成一个电磁场,这些效应集蓄而形成一个谐振器,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使人体各部分更加协调运转。同时玉石还含有锌、铜、锗、钴、镍、锰、硒等各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能够平衡生理机能的功效。因此,现有技术通常会使用玉石制作生物光素,同时为了提高生物光素的功效,通常选择加入珍珠粉、甲壳素和钻石等。由于珍珠粉、甲壳素和钻石等成本高,导致生物光素的价格高昂,同时生物光素具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促进有机质的排出和皮肤表面出汗,很容易引起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导致生物光素用于医疗止痛膏贴时难以抑制炎症,需要加入其他的消炎成分,用于纺织品后容易使得纺织品产生异味,极大的限制了生物光素的推广和应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杀菌抑菌效果优异的生物光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光素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效果,能够用于医疗止痛膏贴和纺织品中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光素,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玉石15~35份,砭石20~40份,二氧化硅矿石20~35份和氧化锌10~25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玉石20~25份,砭石30~40份,二氧化硅矿石25~30份和氧化锌10~25份。
优选地,所述玉石、砭石、二氧化硅矿石和氧化锌的粒径独立地为D50≤1μm。
优选地,所述玉石、砭石和二氧化硅矿石的纯度≥95wt.%。
优选地,所述玉石的密度为2.4~4.2kg/L。
优选地,所述砭石的密度为2.6~2.9kg/L。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矿石的密度为2.5~2.9kg/L。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光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玉石、砭石和二氧化硅矿石依次进行粉碎、湿法球磨和超细粉碎,得到超细玉石、超细砭石和超细二氧化硅矿石;
(2)将氧化锌和部分所述步骤(1)得到的超细玉石混合进行超细粉碎,得到超细混合料;
(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超细砭石、超细二氧化硅矿石和剩余的超细玉石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超细混合料混合,得到生物光素。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氧化锌和部分超细玉石的质量比为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远光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远光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