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移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0532.6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明;王森;杨其长;卞中华;李宗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C12M1/00;F21V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610299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业 照明 移动 设备 | ||
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移动设备,其包括:培育区域,其具有场地属性并用于植物培养,光照部,其用于对所述培育区域内的光照,移动部,其用于带动所述光照部在所述培育区域内进行移动,培育区域划分为微生物培育区域和种植区域,所述移动部和/或光照部根据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调整经过所述培育区域和/或种植区域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使得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光照部先后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区域和所述种植区域时所述光照部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育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规模智能培育种植工厂、室内种植工厂的大规模普及,种植商可以将以往传统的田间地头搬入大型的工厂或室内,随着对植物光照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多数此类工厂内采用了灯光对植物生长所需的光合作用进行辅助调整。
CN111771562A提供一种种植物补光机器人、系统及工作方法。该机器人包括水平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旋转组件和光源组件,竖直移动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水平移动组件的底部,竖直移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旋转组件连接,光源组件安装于旋转组件上,光源组件包括反光镜面和补光灯。该系统包括种植盆装置、控制装置和上述的种植物补光机器人。该补光系统的工作方法,可以自动追踪光线位置和光线照射角度,并根据光线位置和照射角度调整反光镜面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在日间利用阳光反射始终能够提供精准的补光;在夜间提供人工光源补光。
然而,传统的现有技术虽然在光照、土壤等单个方面具有较多且较深的研究,但是对于光线与除植物之外的其它物种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植物的种植,光照只是影响其生长状态的条件之一,种植商往往需要多方面地调整植物种植的条件来使得植物品质的成倍提升。因此如何利用光线对微生物的影响来进一步提升植物光合作用时的生长状态以使其获得更好的生长品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移动设备,其包括:培育区域,其具有场地属性并用于植物培养,光照部,其用于对所述培育区域内的光照,移动部,其用于带动所述光照部在所述培育区域内进行移动,培育区域划分为微生物培育区域和种植区域,所述移动部和/或光照部根据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调整经过所述培育区域和/或种植区域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使得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光照部先后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区域和所述种植区域时所述光照部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光源,在针对培育场所内的不同培育区域,尤其是针对微生物培育区和种植物培育区的所培育的对象不同而设计了至少两个部分的移动参数和光照参数,使得微生物以及种植物的生长状态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较佳或最佳的生长态势。另外本发明通过利用细菌类微生物的向光性,将大量对调整植物生长介质肥力活性状态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光线引导至同时利用光线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上,配合植物光合作用所伴随的生理活动增加,光照区域的植物所在的介质同时被大量的微生物碳量包围,改善了介质状态,更加有利于植物吸收有益的生长元素。相较于普通的光照或者仅使用普通施肥的方案,本发明采用的动态的介质状态改善与光合作用相结合的培育方案,使得种植物生长状态大幅提升,种植物品质大量升高。
优选地,所述种植区域设置为周向环绕在所述微生物培育区域旁,所述种植区域与所述微生物培育区域接壤,且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光照部移动时至少满足先在所述微生物培育区域内照射第一时间,然后再由所述接壤区域过渡至对所述种植区域照射第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备用弧面丝网印刷机
- 下一篇:果蔬保鲜透气膜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