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5953.4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际成;林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会飞智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3/10 | 分类号: | A01G23/10;G05D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温佳慧 |
| 地址: | 223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割胶 切割 轨迹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橡胶割胶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其安装在柔性导轨上,包括丝杆、同步轴、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丝杆和同步轴的上端安装在上底座上、下端安装在下底座上;所述丝杆及同步轴一端均安装电机;所述同步轴两端设置主动齿轮,该齿轮与柔性导轨的齿牙啮合传动。本发明所述切割轨迹控制装置通过在丝杆和同步轴上分别设置电机,实现刀具控制机构在橡胶树干周向和轴向的分别控制,有效提高割胶机操作中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割胶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性、抗拉和耐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天然橡胶是通过割破橡胶树的树皮流出乳胶收集后经过一系列加工手段获得的,橡胶树是比较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是热带雨林上层的多年生热带高大乔木,属于多年生、生长周期长的作物,经济寿命高达30-40年,因此割胶工作是橡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人工作业是传统的割胶方式,其对割胶工人的技术和熟练度要求高,且传统的人工割胶工作要求在夜晚操作,气温闷热、蚊虫较多、地理位置偏远、天黑操作等也决定了人工割胶往往处于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割胶劳动力匮乏、人力成本急剧攀升,橡胶产业面临严重的用工荒,直接影响了橡胶产业的发展和橡胶产品的竞争力。
能自动完成割胶、收胶的割胶机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但是现有的自动割胶机设计还不成熟,存在割胶精准度较低、割胶机使用时的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得橡胶树产量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割胶机在割胶作业中切割精准度较低、操作不方便且产生误差较大的问题。
所述一种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安装在柔性导轨上,包括丝杆、同步轴、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丝杆和同步轴的上端安装在上底座上、下端安装在下底座上;所述丝杆及同步轴一端均安装电机;所述同步轴两端设置主动齿轮,该齿轮与柔性导轨的齿牙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中设置耐磨钉和限位销,所述耐磨钉在柔性导轨的主导轨上滑动;所述限位销夹持在柔性导轨的主导轨两侧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钉和两个限位销呈品字状安装在上底座和下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在与柔性导轨连接处,上下对应设置两组耐磨钉和两限位;所述对应设置的耐磨钉和两限位分别在柔性导轨的主导轨上下端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座上设置上底座罩;所述下底座上设置电机外罩。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连接电路板和接近开关。
一种包括所述切割轨迹控制装置的割胶机,还包括柔性导轨、刀具控制机构,所述切割轨迹控制装置通过电机控制同步轴的主动齿轮在柔性导轨的齿牙上啮合传动;所述切割轨迹控制装置的耐磨钉在柔性导轨的主导轨上滑动、两限位销在柔性导轨的主导轨两侧滑动;所述刀具控制机构安装在切割轨迹控制装置的丝杆上,通过电机控制丝杆带动刀具控制机构移动。
本发明所述切割轨迹控制装置通过在丝杆和同步轴上分别设置电机,实现刀具控制机构在橡胶树干周向和轴向的分别控制,有效提高割胶机操作中的精准度;通过设置在上下底座中的耐磨钉和两限位销,保持切割轨迹控制装置在柔性导轨主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割胶机作业的精准性。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割胶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割胶机的切割轨迹控制装置上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会飞智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会飞智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