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总成与MCU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239.1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江万鹏;高发华;欧阳伟刚;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2 | 分类号: | B60L53/22;B60L15/00;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9 | 代理人: | 盖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dcdc 转换器 总成 mcu 电机 控制器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总成与MCU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总成,关键在于,所述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间隔安装于同一个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的左、右纵梁上。本发明采用了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总成,可以减少连接车载充电机总成与DCDC转换器总成的线束,另外,将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间隔安装于同一个支架上,并安装于车身后部的后地板骨架上,避开了乘员舱的位置,有利于改善车内空间,而且支架连接了后地板骨架的左、右纵梁,还可以提高后地板的Y向刚度,对提升后地板总成弯扭刚度和模态有一定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总成与MCU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在售的电动汽车中,车载充电机总成、DCDC转换器总成、MCU电机控制器总成一般分别布置在车身前、后舱,对整车布置空间利用率不利,不仅占用人员乘坐舱内的空间,而且三个总成需要提供三个安装系统,线束使用数量和整车零件数量都较多,导致单车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弱。
另外,传统钢板车身是采用钢板材料冲压再通过电阻点焊、CO2焊、铆接、钎焊、包边等工艺拼接而成,其中车载充电机总成安装支架、DCDC转换器总成安装支架、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安装支架都是由钢板冲压后采用电阻点焊工艺拼接而成。上述钢板材质的零件支架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钢板零件的防腐需要电泳,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不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总成与MCU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以减少车身零部件,降低单车成本,并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或燃油经济性,进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总成与MCU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总成,关键在于,所述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间隔安装于同一个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的左、右纵梁上。
上述安装结构中,采用了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DCDC转换器总成,可以减少连接车载充电机总成与DCDC转换器总成的线束,另外,将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间隔安装于同一个支架上,并安装于车身后部的后地板骨架上,避开了乘员舱的位置,有利于改善车内空间,而且支架连接了后地板骨架的左、右纵梁,还可以提高后地板的Y向刚度,对提升后地板总成弯扭刚度和模态有一定贡献。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在对应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的位置设有保护框,所述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向上伸入至对应的保护框内。上述保护框不仅可以使后地板骨架为框架结构,从而增强后地板骨架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对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形成保护,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阶梯状结构,所述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分别安装于不同高度的安装面处,以使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的高度错开,避免在发生严重侧碰时MCU电机控制器总成和DCDC转换器总成挤压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后端设有若干后保横梁支架,所述后保横梁支架的底端支撑并固定连接于汽车的后保横梁上,以提高对支架的支撑力度,同时还利用支架将后保横梁与汽车后地板骨架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结构更为稳固的联合体,有利于传递及分散碰撞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由两条Y向支撑梁和若干连接支撑梁的X向连接梁构成,支撑梁的中部设有弯曲段,以使支撑梁形成阶梯状结构。上述支架为框架式结构,相比于板状支架结构,可以大大减轻材料用量和整体重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改善车身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