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796.1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沃佳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1/00 | 分类号: | B41J31/00;B41M5/382;C09D175/04;C09D7/61;C09D7/65;C09D5/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薛琳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刮擦热转 印色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色带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处理液;S2、涂覆处理液:将固化剂多异氰酸酯和着色剂添加至处理液中,并由搅拌器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用刷子蘸湿后在PET基材的表面来回涂抹3‑5遍,静置75‑100分钟至涂膜逐渐形成胶状为止;S3、加热融覆:待涂膜形成胶状后,采用热转印打印头对其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热转印打印头产生的热量将胶状的涂膜融化,并包覆在PET基材的表面,即得热转印色带。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热转印色带的耐划效果,而且还能进一步地提高热转印色带的抗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带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色带又叫热烫印色带,属于打印机耗材,热转印色带就是在其一面涂上蜡基、树脂基或混合的油墨的聚酯或其它高密度薄膜。常见的色带有蜡基、蜡树混合基、树脂基几种,目前使用色带最为常见的有:日期打码碳带、输液袋碳带、水洗布专用树脂碳带、电缆用碳带、条码碳带、蜡基-色带、混合基-色带以及树脂基-色带等各类型号。
为了保证热转印色带的质量,我们需要保证其除了耐热、耐冷和附着力等方面的性能外,还需保证其耐划伤以及抗静电的性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
一种耐刮擦热转印色带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处理液:
a):向容器中加入溶剂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由加热装置将容器加热升温至90-95℃;
b):向容器中依次添加羟基丙烯酸树脂、耐划伤剂和增强型抗静电剂,控制其在2-4小时内匀速加入到容器中;
c):滴加完毕后,再加入有机硅氧烷单体、正丁醇和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保温1.5-2小时;
d):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再加入中和剂二乙醇胺和去离子水,搅拌中和30-45min,调节pH值,即得处理液;
S2、涂覆处理液:将固化剂多异氰酸酯和着色剂添加至处理液中,并由搅拌器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后,用刷子蘸湿后在PET基材的表面来回涂抹3-5遍,静置75-100分钟至涂膜逐渐形成胶状为止;
S3、加热融覆:待涂膜形成胶状后,采用热转印打印头对其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热转印打印头产生的热量将胶状的涂膜融化,并包覆在PET基材的表面,即得热转印色带。
优选的,所述S1和S2中,按质量份计原料的组成如下: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150-180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00-130份、有机硅氧烷单体50-65份、多异氰酸酯55-75份、耐划伤剂60-80份、增强型抗静电剂50-70份、去离子水70-80份、正丁醇50-70份、二乙醇胺45-65份、过氧化苯甲酰35-45份、着色剂35-45份。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氧烷单体选用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为钛白、铅铬黄、喹吖啶酮、氧化铁红或酞菁蓝中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耐划伤剂的原料包括玻璃粉以及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其中,玻璃粉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7:13。
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处理过程如下:用无水乙醇清洗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吹干后,放入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利用氧等离子体对其表面处理3-5分钟,氧气流量为200mL/min,取出后即可。
优选的,所述增强型抗静电剂包括聚3,4-乙撑二氧噻吩和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沃佳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沃佳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飞机机翼装配用智能工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