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7467.8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锐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泽德世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4 | 代理人: | 李立娟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实验 测量 万有引力定律 零距离 常数 方法 | ||
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利用所述的用于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装置,测量二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1的大小,同时测量得到二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R1,然后再改变二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R2,并再次测量出改变了二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R2后二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2的大小。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零距离常数,再根据零距离常数进一步得到新的万有引力常量C,计算出电子在其半径为零处的引力场的场强,计算出黑洞在其半径为零处的引力场的场强,计算出π介子与其他强子之间相距为零时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的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任意两个质点m1、m2由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F12相互吸引,该引力F12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m1m2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F12=G m1m2/r2
现有的万有引力定律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在两个质点m1、m2之间的距离趋于零的情况下,引力F12会趋于无穷大,但是,这明显与事实不符,也就是说,在两个质点m1、m2之间相距为零时,两个质点m1、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12也不可能是无穷大。事实上,即使两个质点m1、m2之间的距离趋于零,引力F12也只能是趋于一个常数,绝不会是无穷大。因此,需要在万有引力定律中插入一个常数,插入的基本原则是让万有引力定律在两个质点m1、m2之间的距离趋于零的情况下,两个质点m1、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12不是无穷大即可,修正后的万有引力定律可表示如下:
任意两个质点m1、m2由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F12相互吸引,该引力F12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m1m2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加上零距离常数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即:
F12=G m1m2/(r+X)2
式中X是万有引力定律的零距离常数。
但万有引力定律的零距离常数X的具体数值是多少,人们在目前并不知道。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测量来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X的具体数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种卫星发射、航天发射等科技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的万有引力定律存在明显的缺陷,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零距离常数,再根据零距离常数进一步得到新的万有引力常量C,计算出电子在其半径为零处的引力场的场强,计算出黑洞在其半径为零处的引力场的场强,计算出π介子与其他强子之间相距为零时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可以对包括地球、太阳、月亮在内的各个天体的质量重新进行计算,以得出更准确的数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种卫星发射、航天发射等科技项目的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
本发明的利用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定律中零距离常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二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不需要对其进行称重;
B、准备一个用于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锐,未经马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二沉池藻类生长的装置
- 下一篇:余料阻挡结构及冲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