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体底脚拼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9069.1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兰;李逸辉;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酸王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8 | 分类号: | B66F7/18;B66F7/28;F04D29/00;F04D29/6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黄南概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体底脚拼 搭设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体底脚拼搭设备,其包括底座、泵体底脚移动装置、泵体底脚升降装置、泵体底脚安装调整装置、泵体出水口定位移动装置、泵体定位调整装置。通过操作泵体出水口定位移动装置和泵体底脚移动装置确定泵体出水口的竖直方向的基准以及泵体底脚与蜗壳的水平方向的距离,同时通过泵体定位调整装置调整蜗壳出水口与竖直方向基准的重合度,并且通过泵体底脚安装调整装置调整泵体底脚的竖直方向距离,从而快速地、精准地调整泵体底脚与蜗壳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快速的将泵体底脚拼搭在蜗壳上,消除了需要现场画出泵体底脚的位置以及利用吊车调整蜗壳位置等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体底脚拼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体底脚拼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部分离心泵都需要拼搭泵体底脚,泵体底脚的作用是起支撑和固定蜗壳的作用。目前,在将离心泵的泵体底脚拼搭到蜗壳上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拼搭平台上画出泵体底脚的位置尺寸,然后需要利用吊车调整好蜗壳X、Y、Z三个方向相对于泵体底脚的位置,接着在现场配焊支撑架以固定蜗壳,因为现场利用吊车调整蜗壳来配焊支撑架精度不高,容易造成尺寸误差,所以还需要重新调整泵体底脚相对蜗壳的位置,然后才能将泵体底脚拼搭到蜗壳上,整个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泵体底脚和蜗壳的相对位置,由于大型离心泵的泵体底脚和蜗壳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使得该操作方式存在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精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率高、精度高的泵体底脚拼搭设备,解决现有泵体底脚安装中存在的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泵体底脚拼搭设备,其包括底座、泵体底脚移动装置、泵体底脚升降装置、泵体底脚安装调整装置、泵体出水口定位移动装置、泵体定位调整装置;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轨道组和第二轨道组,所述第一轨道组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底板连接纵梁,两个底板连接纵梁的一端平行布置有两个底板连接横梁,两个底板连接纵梁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长连接横梁;两个底板连接横梁位于两个底板连接纵梁之间且两端分别和底板连接纵梁连接;在两个底板连接纵梁和两个底板连接横梁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一个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两个底板连接纵梁和两个底板连接横梁连接;每个底板连接纵梁的外侧都平行布置有一个导轨Ⅰ,所述导轨Ⅰ的一端通过短连接横梁与相对的底板连接纵梁连接,所述导轨Ⅰ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长连接横梁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组位于第一轨道组的底板一侧,所述第二轨道组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导轨Ⅱ,两个导轨Ⅱ分别与相对的短连接横梁连接,两个导轨Ⅱ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梁;
所述泵体底脚移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组上,其包括一个长方形框架,所述长方形框架由两个相互平行的短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梁围成;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套安装板,所述导向套安装板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个长梁连接;所述长方形框架内设有一个液压缸安装板,所述液压缸安装板位于两个导向套安装板之间,所述液压缸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梁连接;所述泵体底脚升降装置包括一个方形板状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两端底部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升降平台垂直连接,每个导向杆上套设有一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穿过所述导向套安装板并且与所述导向套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的中部下方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与液压缸安装板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顶部与升降平台紧贴;所述升降平台的两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上设有相匹配的顶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酸王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酸王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替代胶膜的上光工艺
- 下一篇:一种封装半导体的内循环主动散热冷却装置